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工作者说话做事凭啥有讲究?

(2016-05-04 13:48:44)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论坛

教育工作者说话做事凭啥有讲究?

教育工作者说话做事凭啥有讲究?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一句话说得让人笑,一句话说完让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确实存在天壤之别,作为用语言吃饭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确实需要特别重视。

在学校里,我们与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经常存在对话,如果不能够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说不定就有可能因为话语不投机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或者麻烦。这些天,时不时网络间存在教育工作者因为言辞不当导致整个工作环境尴尬。不要以为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家长与教师之间发生冲突,我们的教师就没有问题,事实上,许多造成后果的悲剧说不定就是相互之间不当的言辞造成的。

新闻背后到底存在几分真实,我们这些旁观者自然没办法全方位考证,不知为啥,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会由于不当的言辞导致兵戎相见的事儿并不少见,看来,教育工作者用语特别需要讲究,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办公室里、教室讲台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说起话来特别随意、粗暴,并不比骂街差多少,难怪一些孩子会火冒三丈、家长会大打出手。人与人之间最起码有必要的尊重,然而,可能是教育工作者长期养成的得理不让人,有话不能好好说,也许我说到这里,有人也许又要怀疑,我到底是不是教师。我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你,做一名教师,特别需要反躬自省。

我喜欢浏览一些教育平台,只要出现与教育利益有关的话题,下面跟帖者留下的话什么语言多有,能够理性分析的人凤毛麟角,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孩子言语粗暴,我们的家长固然需要负责任,社会浮躁自然不可避免,但教育工作者没有使用文明用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有话好好说,我曾经撰文告知广大家长,殊不知,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也需要如此,而不能够因为小屁孩就可以恣意妄为,不考虑其感受。为啥一些孩子对老师存在偏见,不就是在课堂上,一些教师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搞得孩子带有了情绪,试想,远离教师,又怎么能够信其道呢?

有人说得好,教师在孩子心中也分三六九等,同样的孩子,不同的老师在其心中为啥差距那么大呢?从根本上说,教师心中到底有没有孩子显得特别重要。我们有必要随时随地问问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问题问多了,你就不会信口雌黄,往往会在平等对话时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感受。

优秀的教师也会发雷霆之怒,但千万要注意,在师生对话中绝不存在侮辱人格、讽刺孩子的说法。孩子们并不在意老师骂自己几句,只要是对事不对人,公正公平的,他们都会从心底里接受。不是有孩子说过吗?自己喜欢佩服的老师,就算被骂了,只会更加喜欢佩服,假如是讨厌的老师,就算说的话是对的,也会从心底更加讨厌。

我发现,一些老师三句话不到立马火冒三丈,嗓门高八度,拍桌子的也有,孩子自然不愿意直接对抗,立即来一个沉默是金,无论你如何吆喝,就是不买账,目光游离,等到风暴过后,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做孩子思想工作时,从来不会忽略孩子灵动的眼睛,记住,孩子的眼睛就是一面丰富多彩的镜子,只要用心,都可以从镜子深处判断所说的话到底有没有啥作用。

有些老油条学生,他们长期在老师的蹂躏下已经变得刀枪不入,只要老师说上几句话,要么昂起头来个一言不发,要么立马哭得稀里哗啦,一旦老师心一软,他立马蒙混过关,如此周而复始,许多老师只能感叹,现在的孩子实在不知道到底如何教育。

孩子的教育,我们在课堂内外都应该顶着其眼睛,有必要观察其表情变化,然而决定自己到底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我喜欢三天两头找一些孩子谈话,当然是犯错误的学生居多,基本上掌握一条原则,那就是说话必须眼睛对着眼睛,这样,孩子就会特别紧张,不知道你到底会产生什么的言行来。

有些教育工作者会误以为只有拳头可以来拓展教育空间,让孩子低下高昂的头,有时一切并不是如此,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说不定会带来更大的暴力。不是新闻上说某某班主任本来去劝架的,轮到了现场,竟然控制不住情绪,乃至于主动参战,想来怎么能够不觉得滑稽呢?

冷静想想,日常工作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本来你是调停孩子之间矛盾的,哪里知道,自己在不断地介入过程中失去了冷静,竟然比肇事者本身更加激动,到时候出现教育事故又有什么奇怪呢?

教育工作者每天都会处理许多繁杂之事,缺乏耐心本来可以原谅,但在教育最危险的时刻,真的有必要冷静下来,不能够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处理手边棘手之事,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保护自身。我看到网络间一些教育工作者头脑发热产生的新闻,一方面为教师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心疼,另一方面也为这些教师不能够理性处理事情而感到遗憾。

教育工作者说出来的话不要老是火药味特浓,殊不知,在如此浮躁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似乎特别容易激动,更何况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许多人更是一个容易点燃的火药桶,假如双方活气十足,发生碰撞又有什么奇怪呢?

教育工作者固然需要维护自身的尊严,但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有必要维护别人的尊严。许多家长害怕往学校走,不就是我们的一些老师说话不注意场合,愣是用训斥孩子的方式来要求家长,搞得家长们走进学校,心里都会紧张兮兮的,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尴尬的局面。

当然了,社会上许多人也不喜欢教师,只要稍微有点权势的,都会对教育工作指指点点,这一切都让世人对教师产生了误解,一旦教师说话不注意,火药味十足,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摩擦又有什么奇怪呢?

将心比心,人在社会上行走,说话做事千万不可以莽撞,只有用一颗赤诚的心,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自己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干起事儿来才能够如鱼得水。同样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整日里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无论是与学生、领导、同事,还是与家长,都应该坚守这样的原则,千万不能够自命清高,把别人不放在眼里,一切总喜欢自以为是,这样的人,说话带刺,又有几个人喜欢呢?

孩子心中你是第几等,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及时反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真正懂得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教育教学领域多思考,多总结,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建立无形的权威,到那时,说话做事自然有了分量,又有什么担心得不到别人尊重呢?

教育工作者心中有了底气,说话就会充满自信,做起事来自然会干净利落,学生自然会赢得一次次成功,同事也会带着几分敬意,领导与家长满意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自己不是追求进步,整日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去反省到底何处出了问题,遇到失败老是推卸责任,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够赢得社会、学校上下的普遍尊重呢?

总之,教育工作者说话做事能否得体,这是关系到教育教学到底能走多远的关键所在。(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