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双休日综合症亟待正视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孩子双休日综合症亟待正视
有老师感叹,为啥双休日来临,周内的好习惯都丢得一干二净呢?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挺恼火,家长伤透脑筋。实在没办法,许多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社会办学机构去补习,一方面可以学习一些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稍微有人管束,自己也乐得花了点钱买了一丝清闲。
不要老是指责一些现象屡屡出现,实际上,双休日补课,尽管社会上下都在大呼小叫,但是补课的孩子依旧多如牛毛,不就是家长要赚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些大大小小的办学机构不过是托付机构而已。
也就是说,社会办学机构红红火火完全是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罗列下来,主要就是家长没有时间打理孩子,同时,竞争压力太大,有必要多花点时间,否则,只能留下许多遗憾。我发现,双休日,许多孩子能够有半天属于自己,那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了,一些责任心强的教师,他们也不会让孩子的双休日从指尖溜走,布置了一些作业,不仅如此,还利用家校通、QQ、微信等平台,随时把握孩子的学习动态,目的就是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在家里不至于患上双休日综合症。
可惜的是,许多孩子依旧不同程度地患上双休日综合症,尤其是乡村,为啥呢,能够到城里就读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家长都特别重视,自然素质从整体上说也搞一些,相反,乡村学校留下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特殊家庭,他们几乎都处于三不管地带,就算老师在下多少工夫,恐怕也无能为力。
在乡村学校,一个三十多人的班级,我发现几乎有一小半的孩子家庭是复杂的,不是留守儿童,就是单亲或者重组家庭,大人要么远在他乡,完全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要么就是没有管,完全是放养式的,这两种情况下,往往孩子问题一大堆,就算你是超能力者,恐怕也很难让孩子得到根本的改变。
当然了,双休日综合症的孩子表现的程度也不一样,稍微轻度的就是作业敷衍了事,无论老师怎么说,依旧走自己的路;稍微重一点的,就是从来不关系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个劲儿地玩耍,大人说上几句,立马翻脸,说不定还会耍点小聪明,以此来忽悠老师和家长,完全不把大人放在眼里;最最严重的就是不仅不认真对待大人布置的作业,而且完全游离于学习之外,只要双休日一到,很快就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孩子走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当然了,老师与家长也特别伤心,为啥呢,至少前面两种情况的孩子还会第一时间选择到学校上课,这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双休日结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赖在家里不去上学,更主要的是,门还关得死死的,任凭大人怎么说,就是不愿意配合,实际上,这样的行为,目的就是希望大人妥协,自己可以永远过着游离于学习之外的生活。
如今孩子的双休日综合症之所以出现,更主要的问题自然出在家庭。我发现,孩子们缺乏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他们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恣意妄为,似乎双休日就是属于自己的。为此,许多老师不知发了多少家校通,与家长如何的联系,然而,效果就是不怎么理想,原来呀,许多家长在孩子眼里,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威信,只不过是纯粹的奴仆而已。
经常在老师与家长之间会发生这样的事儿,老师不理解孩子为啥会如此,家长会抱怨,孩子为啥如此,自己没有什么错,结果孩子乐得逍遥自在,原来呀,这些不同程度患上双休日综合症的孩子,他们的心里实际上明镜似的,懂得只要自己不学习,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会最终怎么样,就算怎么样了,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又有谁能够怎么办呢?
不知为啥,伴随着乡村教育到了最最危险的时刻,我们有很多本地的孩子都选择到城里就读了,能够留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关系复杂的,或者外地打工的子女,这些孩子一般情况下习惯都特别差,只要大人有一点点松懈,立马不知天高地厚了,双休日综合症在他们身上也体现得更加明显。
不是有许多家长,他们在孩子形成习惯时没有在意,等到长大了,坏习惯已经养成,就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苦心教育,此时孩子已经不在乎了,到头来,只能在遗憾中选择放弃,多多少少让人感到凄凉,看来,乡村教育需要走上正轨,家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走访许多家庭,我发现,许多孩子在家学习的环境特别随意,压根儿就处于可有可无地真空状态。有一次,我和妻子到某个孩子家去看看,没想到,孩子正在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家长在一边还在吹嘘,自己如何管束着孩子学习。试想,这样的环境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进步吗?当然了,最最可悲的是,有孩子完全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的房间什么都有,吃的、玩的、喝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处理,难怪许多孩子的抽屉里乱七八糟,屡次让其整理,可一两天过去,立马又恢复到老样子。家长们都会说,我跟他说了的,可惜的是,就是不愿意听,言下之意,只能如此了。
教育从来都不完全是学校的事儿,只有家庭教育正常了,学校教育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更好。然而,双休日综合症的孩子,十之八九都是长期养成的结果,有老师感叹道,我发现孩子双休日状态不怎么好,千方百计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然而,许多家长愣是不理解,要么以自己忙为借口,要么把责任推卸给学校,要么就是抱怨自己无能,反正,孩子就是这样了,你老师看着办吧!
我喜欢到办公室去走走,经常有家长急乎乎地走来,要么哭兮兮的,目的就是告诉老师自己是多么的无助,要么亮开嗓门,大声呵斥孩子几句,似乎自己教育特别上心,殊不知,这两种态度只能滋长孩子的不良习气,到头来,双休日综合症只能愈来愈严重。
曾经,我们班也有一个双休日综合症的孩子,愣是赖在家里不去上学,试想,当时离中考仅仅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和同事一次次的上门,家长也想了许多办法,可惜的是,效果就是不怎么理想,用同事的话说,只要来到学校,一切都恢复了正常的姿态,愣是到了双休日,一切都变成了鬼似的,实在令人遗憾。当然了,最终孩子以一分之差没有考取普通高中,又能够责怪谁呢?事后想想,孩子为啥会如此,不就是母亲早早离开自己,父亲在外地又组建了新家庭,从小与爷爷住在一起,等到填补志愿的时候,父亲没有守时回家,制造了误会,看来,家庭能够构建和谐信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为啥一些孩子不愿意听大人的话,宁愿选择与不三不四的孩子走在一起,不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有着共同的嗜好,怀疑大人的良苦用心,似乎周围的环境都在为难自己,这种长期养成的对大人的偏见只能够让双休日综合症严重的孩子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久而久之,辍学者占大多数,这与学习能力无关,关键是思想与习惯出了大问题。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一方面应该从源头做起,大人们在选择婚姻时不应该随意,一旦组建了家庭就应该保持和谐与幸福,另一方面,孩子一旦养成了双休日综合症,不用过分心急,需要及时与孩子班主任联系,制定可行性方案,让孩子看不到你们的焦虑,相信经过长期的斗智斗勇,一切都会发生改变的。
看来,乡村教育想要走得更远,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有很多。(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