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不怎么好玩的原因何在?

(2016-01-27 08:58: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教育不怎么好玩的原因何在?

教育不怎么好玩的原因何在?

凌宗伟先生的《好玩的教育》,我一路读下来,不由自主地写下来《教育真的不怎么好玩儿》,然而,一切似乎延伸下去,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到底是什么让教育不怎么好玩儿,有必要探寻下去,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说不定教育会变得真的好玩起来。

我觉得教育之所以不怎么好玩儿,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最大化在作怪。时下,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日趋激烈,地方政府承载着很大的压力,他们整日里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GDP,为此,往往喜欢搞一些杀鸡取卵方面的不明智行为,看上去求得了一时的业绩,然而,真正遭殃的常常是后世子孙。在贪婪的索取中失去的是蓝天绿水、健康幸福,否则,也不会有“向人民币宣战”的言论出现在报端。在基层学校,我们也会多多少少听到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无非就是一年下来,在经济上取得了什么样的实质性的发展,得到了什么样的荣誉。政府的机器十之八九都围绕着经济如何高速发展做文章,无非就是希望提前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指标,可惜的是,整个国家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此,许多地方政府只能把一切的发展都建立在利益追求上,教育理所当然应该为其服务。

教育应该在自由放松的环境下发展,然而,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地方政府常常人为地打造一些名校,汇集一个地区地人力、物力、财力,直接打破地区教育的平衡,人为地让学校之间形成差异,目的就是希望从老百姓口中掏钱,赢得所谓的经济上的辉煌。为啥这几年择校热持续高温,均衡教育总是隔靴搔痒,难见实效,骨子里依旧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宗旨并没有改变。

褪去一些名校华丽的外表,我们看看其实质性的东西,你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名校,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有着一流的硬件设施,有着一流的学生,集聚着一流的教育精英,在升学率上做文章,为的就是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老百姓从口袋里掏钱。我发现,当下许多百姓,为了能够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往往是勒紧裤腰带,用多年的积蓄买所谓的学区房,把一年大部分的经费花在孩子身上,至于相应的人力就不用多说了,到头来,许多人会觉得有受骗上当的感觉,原来呀,这些所谓的航母型优质学校并没有如宣传上那样,有着通天的本领,最终只能怪自己孩子无能,暗暗地为自己的不明智买单。一个国家想要真正意义上走向康庄大道,我觉得应该还富于民,而不是从民众的手中攫取财富,尽管我们的中央政府一直在出台各种政策,来实现这样的理想,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常常背离了这样的宗旨,难怪有人说,我们的GDP上去了,却失去了和谐与幸福。

想要取得与地方经济相匹配的教育,我们应该考虑,这样的教育到底应该呈现什么样子,如果失去了“play”,整日里为了一些考核指标在苦苦挣扎,就算校门口挂了再多的牌子,也没有什么光荣的。我觉得教育的考核千万不能够用所谓的数字指标为衡量标准,应该从人的身心健康出发多做做文章,这才是教育良性发展的核心关注点。

所谓的上行下效,一些地方政府利益追求的最大化自然给社会产生错误的信号,那就是世俗的虚荣与无知。时下,整个社会就像在演一个泡沫的肥皂剧,每个人都想成为弄潮儿,在肥皂剧中演绎主角,他们整日里在攀比,哪怕败絮其中也要冠冕堂皇于外,这反过来坚定了一些地方政府从老百姓口袋掏钱的决心。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为钞票奔波,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也是一年到底能够赚多少钱,一切都在演绎着阿Q式的悲剧,辛辛苦苦地赚钱,到头来依旧是穷光蛋一个,典型的杨白劳,实在让人看了有些揪心。我们整日里在为票子、房子、车子和孩子而奔波,没有人觉得生活有多好玩,前怕狼后怕虎,总是担心哪一个链条出了问题,自己会被这个可怕的社会所吞没,只能过着祥子一般的挣扎生活。这几天,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从指缝里稀里哗啦地流到各个地方去了,老婆大人不免抱怨道,“早知如此,不如还是不放假的好”,实际上,这样的现实在平常百姓家是再寻常不过了。什么叫悲天悯人,无论你在社会上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从平常百姓的角度去审视世界,如此,我们发出的声音才具备价值和意义。花钱如流水,赚钱如吃屎,我发现一般家庭,往往是租着房子给老人带孩子上学,大人往往在外地打工,如果工作稍微体面一些,也可以买上房子供女人带孩子学习,但这些年经济似乎不怎么景气,钱愈来愈不怎么好赚,否则,股市也不会那么的另类,一些下海之人也不会背着债躲到没影的地方去了。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逼迫着教育在升学等指标上追求高标准,家长的虚荣与无知又直接左右着教育的方向,一切都没办法轻松起来,学校只能在地方教育主管门的指挥下实行产业化管理方式。

时下所谓的无缝隙管理、精致管理、绩效考核,究其根源都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无非就是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工厂里的零件那样,按照固定的模子在前进,这只能给广大师生带来无穷的痛苦。不信,我们静下来回顾学校里的一切,又有几样政策不是在规范学生的行为,就是不愿意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经常在网络间会出现学生会因为作业、考试等问题而早早结束花季的生命的悲剧,人们在感叹的同时又有几个在试图改变呢?相反虎妈狼爸多如牛毛,师生关系更是箭在弦上,随时都可能发出来。我们常常把这种现状归结为应试教育,殊不知,不考虑应试教育产生的背景,一切依旧在沿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发展。有人感叹并提倡素质教育,我想,如果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大背景,教育只能在分数的压迫下愈走愈远,置身其中的人也会愈来愈痛苦。

素质教育不是反对考试,但是到底如何考,到底考什么,评价学生考试到底是不是唯一的,这一切问题不搞好了,应试教育依旧有着根深蒂固的市场。不要说我们的国家没有在提倡素质教育上下足马力,试卷的题目愈来愈灵活,考试的花样也愈来愈多变,学生成长袋和常规性体能测试也成了新常态,然而,学校教育并没有得到彻底地改观,学生依旧在题海中苦苦挣扎,教师依旧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没完没了。这一切都预示着教育的复杂与多变,我们只有一步步走下去,教育的春天才会到来。

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是“play”而是“do”,教师整日里板着脸,随时都会为熊孩子的不认真而生气,校园没有了欢声笑语,掌声与歌声,读书声与加油声,更多的是急匆匆上厕所,小快步进课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连在大操场上,依旧在念叨着单词与诗句,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快快乐乐上学堂,平平安安把家还,可惜的是,这样的奢望常常变得虚无缥缈起来,学生回家之后依旧是作业,教师回家之后不愿意动,但还得打起精神为第二天做准备,能够真正停下来思考的人又有几人屿?

教育为啥不好玩,到底如何做才能好玩,我看只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了!(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