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务实时代需要创新与创造型人才

(2015-11-11 09:16: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务实时代需要创新与创造型人才

务实时代需要创新与创造型人才

近日,2016年江苏省理工类毕业生招聘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记者发现,前来应聘的不少研究生犯了难,因为现场很多企业注明只要本科生。一些负责招聘的人员解释,根本问题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都太前沿,而工作中暂时还用不到。需要一些能适应产业快速更新的技能,但研究生们往往在学校里又没学到。

我觉得企业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务实的一种表现,毕竟,过去一味地强调学历至上,似乎引进高学历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殊不知,等到真正把这些金凤凰引进来,才发现纯粹是人才浪费,往往成为水货,几乎成为企业的花瓶,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为啥考研热高烧不退?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用人制度存在误区有很大关系。曾经,我们的许多用人单位,往往以引进高学历人才为荣,似乎这就是实力的象征,搞得许多大学生都特别茫然,只能硬着头皮考研究生。然而,世界就是如此,一旦研究生满天飞,自然会出现贬值的现象,更何况许多大学,为了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又往往会设立许多研究生学习专业,至于到底有没有结合市场实际,这完全是另一回事,研究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就难以避免了。

研究生明明所学专业在社会上不适用,可偏偏还有人愿意涉足呢?在招聘市场,我们会看到许多用人单位故意设立一些门槛,在学历上要求很高,逼迫毕业生们先拿到学历再说,如此,考研热高烧不退也就毫不奇怪了。

本来,研究生本来应该瞄准所学专业进行深造,但许多人却没有从这方面下功夫,而是把考取硕士、博士作为找到工作的门票,就像在大学里考各种证件一样,这样的肤浅人生认识自然不利于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常常会出现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效果。不是出现过研究生扫大街的新闻吗?许多人都为这些研究生惋惜,殊不知,冷静思考,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小聪明过了头,他们不是冲着扫大街这份工作,而是对着进入政府编制来的。“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句话既很现实又特别悲哀。试想,这样的人,你能指望其开创一番事业吗?

实际上,这样思想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他们整日里不是在追求进步,而是在思考如何享受,怎么样获得更大的待遇,不愿意享受生活战斗的欢乐,试想,用人单位一旦拥有了这些平庸的高学历者,后果会怎么样,不用说也知道。

如今,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始务实,毕竟,这些用人单位的运行模式都是自主经营者居多,这就要求这些单位不再追求虚荣,更需要合适的人才为自己服务。如果选择的都是中看不中用之人,用人单位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那简直是白日做梦。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许多有生命力的用人单位也一定会在招聘人才方面与世界接轨,这时候,许多用人单位就不会好高骛远,只会愈来愈走上实际,这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无疑是福音。

笔者发现,许多真正想要有出息的毕业生,他们不会把考研与拿各种证件作为自己唯一的资本,十之八九都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人脉,从而在毕业之前占据制高点,最终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才是真正的就业之道。

事实上,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往往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绝不会过分的随大流,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勇于担当,敢于超越,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如此,只会离自己的目标愈来愈近,甚至会创造出更大的辉煌人生来。马云别看他如今风风光光,人家背后的付出也是一般人很难接受的,睡过大街,挨过白眼,碰过墙壁,这一切非常人的虐待,没有改变其志向,反而与身边几个志同道合者奋发努力,才有了当下的财富。我们不要老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多思考人家的辛苦历程,恐怕这才是一个人之所以开创事业的核心价值,珍贵至极。

从市场发展来看,一个有竞争力的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一定有独到见解,不会麻木地追求高学历,他们宁愿选择合适的勇于吃苦、不怕担当的人才,再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深造,从而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些人才,这不是高校所能决定的。当然了,我们的高校,如果想要培养出社会合适的人才,不仅与用人单位保持畅通的联系,做到专业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而不是过分地超前,同时,在学生的思想品质上也要做足文章,否则,纯粹培养技术性人才,却在做人方面存在问题,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当然了,用人单位也可以借助大学优质资源,更好地开发新的项目,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选派适合自己的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论用人单位与高校如何的合作,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在培养人才上有必要接地气,用人单位在发展上也要保持前瞻性,这一切都决定了使用什么样的人才是关键。我们的许多毕业生,他们不是冲着工作去的,往往以考研和拿各种证件为争取待遇的价码,很少从用人单位的前途出发去思考或者规划自己的人生,否则,也不会出现一些高学历低智商者。

是不是人的智商存在很大的差别,笔者认为未必如此,关键是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如果一个人找工作不是为了创造辉煌的人生,仅仅是为了谋取丰厚的待遇,那么,就算智商再高的人也只会变得不务正业起来。实际上,一些高学历者,他们的心态不正,整日里过着按部就班地生活,如寄生虫一样,这样的人不是用人单位的福音,常常是累赘,相反,如果一个人天赋有了,还拥有无限的工作热情,懂得去担当,这样的人不用多久,就会在工作磨砺中愈挫愈强,从而获得别人所没有的本领。电视剧《加油吧,毕业生》,为啥会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就是积极向上的挑战自我,敢于承担用人单位带来的风险,这才是时代的主旋律,更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再说了,能考试者未必就是真正的实践精英,在人生大舞台上,我们面临的考验比一张张纸卷所积攒的问题不是要难上多少倍,不仅需要一个人有大智慧,更需要意志和品质发挥作用,否则,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团结一帮人创造更多的财富。

事实上,企业等用人单位只要想着发展,绝不会不考虑人才的综合素质,如果仅仅关注学历,说不定就会把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挡在门外,这才是最最可惜的。无论你是什么学历之人,只要你有过人之处,恐怕走到哪里都会有出路的。

高校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的人才,用人单位不把学历放在第一位,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优秀合格的大学生,想要在寻找工作中占据先机,有必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端正态度。不要老是想着享受,而不从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中下功夫,唯有懂得自身不足,一门心思钻研下去,懂得以用人单位的发展为己任,不断地挖掘自身能力,始终保持十二分的工作热情,勇于挑战,敢于超越,不用多长时间,你就会成为创新与创造型人才,这样人又何愁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