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到中秋分外明

(2015-09-28 01:18:08)
标签:

文化

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

月到中秋,不知为啥,总是让人着迷,大白天,尽管是中秋节,可一点感觉都找不到,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湖边胡乱钓鱼,也没有什么鱼儿咬钩,也许,这成群的鱼儿也没有了胃口,一条条都在期待着月色入水,新的一夜快乐来临。

如今,国家特别重视传统节日,今年又分外不同,据天文信息报道,中秋月竟然能够变成红色,据说,十八年才能一遇,为此,我们特别在意这美丽的中秋夜。天还没有暗,火红的太阳早早地下山,留下美丽的云彩在遐想的天上自由自在地摆弄各种姿势,完全是一幅最美在人们心中占据最美的位置。

西方依旧是微弱的阳光,在东方不远处,一轮圆月偷偷地从云层深处钻出,偶尔耍点小脾气,又调皮的躲到云里,似乎在与焦急的人捉迷藏。渐渐地,月亮终于鼓足勇气,非常快乐地来到人间,堂而皇之地把最美的月色献给大地。

我是一名忠实的月亮粉丝,不管三七二十一,从不断地角度认真拍摄月亮带来的美丽风景。有人说,你为啥总是拍摄这无聊的月亮,怎么就不想想拍拍自己呢?我不由疑惑,这美丽的月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欣赏呢?月到中秋分外明,如果我们老是想着自己,又怎么能够享受大自然送来的最美景物呢?

中秋节赏月色,尝月饼,吃藕饼,咬菱角,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无论曾经多少沧桑,在月圆之时,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

小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如今赏中秋,月色分外明,难怪苏老爷子会面对中秋之夜,会随着月色低绮户,转朱阁,也不会觉得什么悔恨,顿悟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从而深深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月色再美,何似最美的人间呢?

中秋月色,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挥舞长袖,在苍穹的宇宙间,相信一定特别后悔,为啥要贪吃长生不老药,忘记后羿在人间才是最美的生活。月色是冷的,漫步田间小路,你会发现,稻田上似乎笼罩着一层白雾,手指不敢乱碰,生怕冷冰冰的寒气会浸入五脏六腑,比广寒宫更加冷漠,唯有远处一次次闪烁的灯光,才会感觉人间是多么的温暖!

上天给人间最美的礼物,我觉得就是日月星辰,否则,曹孟德这样的大英雄也不会东临碣石,面对沧海,喟然感叹“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可以说,伟大的智者,都喜欢上天送来的最美礼物。

李白就算再怎么潇洒,可是面对人间的不平,不由抬头往往远处的月色,端起酒杯,也不过问了一下,对影成三人,有了月亮,谁会害怕人间的孤寂呢?可以说,月亮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否则,康德也不会仰望星空,在日月穿行的宇宙,顿悟一个人应该有的德性。

老天在上面看着我们呢?殊不知,老天爷的眼睛就是月亮和太阳,可能是阳光强烈的缘故,许多人都不敢直视,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沈复才会张目对日,也不知眼睛有没有受到灼伤,反正,沈家公子愣是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在这方面,冒辟疆似乎更加懂得情趣。游览水绘园,你会不由来到一片水天衔接的池潭,据说,这里是冒辟疆与董小宛赏月之处,不是天上月,而是水中月。坐在赏月台,一缕清风从河边而来,无论人间多么嘈杂,这里依旧是静悄悄地,完全忘记了人间。

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天地之心,才会以最美的视角审视上天送来的恩赐,否则,范仲淹也不会在想象的世界里着笔写出“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样的佳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志士,在超越红尘之时,才能够看到最美的月色在人间柔情似水。

这不,不是中秋节吗?我事前让孩子们画一画从学校到家里的地图,哪里知道,许多孩子不知所措,要么淡淡几笔,要么敷衍涂鸦,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画出一副最美的回家路来。我问孩子们,知道回家的路,可能实在容易,但是在行程中,能够记得几样鲜明的建筑,那就难上加难了。人生活在世界,最悲催的事儿就是忽略常见之物。

许多人为啥拿起一支笔,只能咬着笔头,就是没办法表达平淡无奇的生活,可能是自己脑子笨,但我觉得平日里缺乏用心,这才是关键。我觉得这美丽的月色,在忽略欣赏生活的人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殊不知,在中秋之夜,月光如流水,夜分外寂静,连虫鸣都是那么的顺畅,简直就是在弹奏最美的琴弦,在月宫深处,相信最美的嫦娥一定会不由自主地翩翩起舞,算是给冷漠的心最美安慰吧!

事实上,不是家家都在中秋之夜快乐幸福,贾雨村这样的势力之徒,才不管月色如何美,总觉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也就是,月亮在权谋野心家眼里,也不过是自己形象最好的诠释而已。可惜的是,真正懂得月亮之心的人,才会觉得人生短暂,在香丘处,冷月葬诗魂,无须多少恨,时至今日,我才明白,热爱生活之人贾宝玉为啥会把林黛玉当作知己。

大观园假山池水,闺阁小姐神游其中,也不可能人人对美丽月色感兴趣,说不定在月如白昼之时,幻想着不远处一个可怕的黑影,否则,王夫人也不会生病,王熙凤更是吓得不行,丢魂落魄,看来,在心术不正人的眼里,美丽月色是无法走入内心,只能留下无限的可怕阴影。

苏老爷子没有做什么亏心事,就算月色入户,不能安心睡眠,但走进承天寺,与好友张怀民在美丽月色下,静静欣赏大地最美的风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夜再美,月色是最美的点缀,就算是最悲惨的南唐后主,也会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否则李清照也不会希望“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直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中秋之夜,远隔千山万水,“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难怪“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今夜月明人不觉尽望天之涯,海之角,也不知秋思落到谁家去?

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入愁肠望乡泪,登高处,丹桂飘香,风雨菊花台,曾照彩云归!(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