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少年瞧不起老师到底谁该反思?

(2015-08-18 07:08:4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乡村少年瞧不起老师到底谁该反思?

乡村少年瞧不起老师到底谁该反思?

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乡间少年对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知识代言者”——底层学校中的教师,更多的是“瞧不起”。中国西部农业县一所学校的乡间少年们如此描述他们的老师:“他们算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绝对属于被淘汰下来的‘产品’了,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我敢保证: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

长期置身于乡村学校,在我的印象中,许多乡村教师都是衣着朴素,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一辈子辛辛苦苦支撑着讲台,也不知目送了多少孩子走上了成功的彼岸。然而,孩子们一旦鲤鱼跳龙门了,自然不愿意再回过头去瞅瞅曾经帮助成长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毕竟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太吸引人了,恐怕只有等到落叶归根时才会热切向往乡村那和煦的乡野之风。

事实上,瞧不起老师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在人的潜意识里,除非自己受了极大的刺激,否则,不会过分对外界的人和事表明什么态度,更何况,乡村教师以忠厚老实的居多,许多孩子长大后在外面闯荡,说不定还会回忆起乡村教师如何的淳朴来。

我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到目前为止,可能也会有学生对我的职业表示不屑,但自认为还算努力,并没有放弃学习,反而学了许多东西,遇到曾经的学生,往往得到地尊敬比较多。话又说回来,乡村教师队伍里也有一些工作不专一的人,他们尽管人在课堂上,可心老早已经飞出去了,为了自己能够过上稍微富裕的生活,喜欢从事第二职业,到头来,课堂自然了无生趣,学生抱怨也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学生对于不怎么认真负责的老师一直耿耿于怀,他们没办法选择老师,只能在课堂上消磨时光,等到上了高一级学校,才明白有许多知识老师没有认真对待,害得自己吃了许多苦头。难怪有孩子疑惑,同在一片蓝天下,为啥自己就没办法遇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呢?

可以说,少数乡村教师被学生瞧不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己造成的。试想,一个老师,自己整日里游手好闲,不求上进,过着邋遢的生活,学生会瞧得起吗?也许有些老师不服,但这样的老师确实在乡村学校存在,学校管理者也为这样的人存在搞得头大脑袋疼。为啥呢,这些老师无情地占据学校的编制,可又不愿意多出力,学校想要走出尴尬,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正因为少数不负责任的乡村教师存在,许多家长宁愿绕远路也要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师资比较齐整的学校去就读,如此,办人民满意教育无疑成了空话。不要老是责怪老百姓对教育不怎么满意,少数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确实有必要正视。

事实上,教师队伍从来都是浩浩荡荡的,然而,因为少数人的工作敷衍塞责,直接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对外形象,害得许多有良心、负责任的老师也跟在后面挨骂、倒霉。说到底,为啥会存在少数不着调的教师,根源还在于教育系统没有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算有了可以拉差距的绩效工资,为了维持稳定,也不过是在几百元钱上下浮动,纯粹是做做样子,如此,本来师资就比较脆弱的乡村学校,自然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一旦不着调的老师占据学校的大多数,你能指望孩子对老师有什么好的评价吗?

不要老是以教师待遇低为借口,不正视教师的素质的提升。我觉得想要让重振乡村教师形象,首先就应该注重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是做教师的底线,如果不从这方面下功夫,就算加再多的工资,那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老师的不良评价。

在乡村学校,我发现学生瞧不起的老师,十之八九都是自我要求不高,整日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少把教学当回事,俨然就是自己的副业,走进他们的课堂,你没办法找到什么课改的气息,都是按部就班,如此枯燥无味的课堂,学生有好印象,那才是奇了怪呢?

不是所有的乡村教师学生都瞧不起,对于那些自强不息,终身喜欢做学问,人品高的教师,学生还是打心眼里佩服的。记得一次听一所乡村小学老师上的语文课,尽管班上只是二十多位学生,但是老师能够娴熟的使用电子白板,嘴里能够报出许多精彩的词汇,学生跟在后面能够长学问,整个课堂活泼而不缺乏智慧,试想,如此老师,学生会瞧不起吗?还有一位乡村数学老师,已经是五十七岁的人了,课堂上俨然就是数学王国的国王,概念理解透彻,课堂环节设计严谨,所有孩子都在数学知识海洋快乐遨游,这样的老师,学生会瞧不起吗?后来一打听,历届学生对这位数学老师是既害怕又尊敬,害怕的是老师特别严格,自己生怕哪儿做错了,老师不满意,尊敬的是老师对谁都一视同仁,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在数学教学上很有自己的一套。不信,学校负责人介绍,这位老教师,他竟然自编了一套教材,而且这套教材是可以根据学情进行变动。试想,一位将近退休的老教师,什么上网、打字、开汽车之类新潮的活计,都特别熟悉,这样的教师学生会瞧不起吗?相反,有些年纪不大的教师,他们自以为是,工作不尽心尽力,整日里就是抱怨生活如何的贫苦,学生怎么样的不听话,这样的人,学生会瞧得起吗?

可以说,乡村少数教师想要改变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自我品德地修炼和专业素质地提升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不从这两方面下功夫,乡村教师想要赢得社会的尊重,那就难比登天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国家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真正做到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事实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键在于落实,可以说,每年国家都会为教育出台许多政策,然而,等到一层一层地落实,常常会走了样。我觉得乡村教育如果不能够正常发展,这对于国家推行的优质均衡和谐发展的教育无疑是最大的讽刺。我们需要设立专门的计划执行的负责机构,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千万不能没有实地研究,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不是为教师赢回尊严,而是让教师整日里惶恐不安,如此,乡间少年只能愈来愈瞧不起自己的老师。

当然了,整个社会也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待遇,确确实实地宣传优秀教师的高尚品德,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人人都以当乡村教师为荣,让《长大了我就成了你》不再成为遥远的记忆,如此,我们的乡村教师才会昂起头来做人,快乐幸福的工作。

总之,乡村教师作为中华民族教育的重要分子,如果一直处于被学生瞧不起的尴尬境地,作为当事人需要自我反思,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更需要拿出重要的举措,让广大的学生在尊师重教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