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习班该不该上请征求孩子意见

(2015-07-11 07:20:08)
标签:

育儿

补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补习班该不该上请征求孩子意见

补习班该不该上请征求孩子意见

暑假来了,许多孩子稍微轻松了一下,立马又会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那就是参加各种补习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参加补习班,自己在学习上更有长进,在其他素质上更有前途,毕竟,这是个多元化时代,多学习一点东西,也算是对未来的一点投资。

我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的一面,如果对铺天盖地的补习班一味的否定,这也不符合人的正确判断认识。事实上,社会办学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填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尤其在乡村学校,由于缺少大量专任教师,许多孩子在音体美方面的学习得不到满足,更何况,当下乡村,条件变好了,自然,绝大多数家长也希望孩子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为此,一方面,家长只能花更多的钱到城里买房子,让学校教育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借助社会办学机构,花上点经费,让孩子在全面发展上得到一定的进步。正因为如此,社会补习班才会变得愈来愈红火。

其实,民间从来不缺乏高手,许多稍微有些教育理想的学校管理者,他们常常会聘请这些特别人才到学校发展特色,什么葫芦丝、抖空竹、花样跳绳、唱京剧、民间剪纸……一切都能够玩出水平,反而能够让一所学校变得特别有味,学生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然而,在应试教育思维下,许多平庸的学校管理者,他们满脑子地都是升学率,学生学习自然是夜以继日,成日里埋在题海中不能自拔,眼镜的度数愈来愈深,孩子的体质愈来愈差,教师的工作也愈来愈累,亏得国家有双休日,否则,不知道孩子会怎么样呢?

在培养孩子方面,中国式的家长很少不愿意花钱,他们的一些认识未必就比教育工作者差,等到学校没办法满足孩子其他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能把目光投进社会办学机构。据统计,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开始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一方面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在起作用,另一方面,许多家长明白,到了初中、高中,孩子是没有时间来参加这些素质方面培养的补习班的。明眼人都知道,初中、高中,竞争愈来愈激烈,许多学校把孩子学习时间算计到每一分,甚至每一秒,就算有双休日,不要指望孩子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更何况,学科之间的不平衡,孩子学习问题上还没完没了,又怎么可能在艺术等其他方面花工夫呢?

可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孩子的才能都是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培养出来的,初中、高中只要拿出来显摆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了,初中、高中也会有音体美课程,如果体育不参加中考,又有哪个学校愿意把体育课程坚持到底呢?孩子们为啥眼睛视力越来越低,体质越来越差,说到底,如今的体育课也有应试的嫌疑,学校的眼保健操实际上很少能够到位,原因很在,眼保健操不会参加中考,殊不知,眼睛是一个人的灵魂之窗,许多行业都需要不戴眼镜的人员参与,难怪,当下,许多地区招收飞行员,高中已经没有了合格体质的人才,只能到初中来招,有人开玩笑说,轮到幼儿园阶段招收飞行员,到那时候,国家不知会变得怎么样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的自身发展与学校教育不能协调起来,再加上进入新的学府的要求愈来愈高,这都造就了社会补习班的红红火火。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时代,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正因为家长已经不再满足于学校教育,有权有势地可以让孩子到大城市,甚至国外去享受优质教育,没钱没势的,只能到社会办学机构去学点东西,否则,人家都在学,自家的孩子没有,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不要以为补习班,孩子们都特别讨厌,实际上,只要孩子潜意识里愿意,他们常常在那里能够学得有滋有味。我觉得孩子绝大多数知识不是来自教师的传授,恰恰是来自伙伴们的相互传播,这是学习的最佳平台。也许你会特别奇怪,这些知识老师并没有传授,课本上也没有内容,可孩子就是能说会道,说到底,在知识大爆炸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要途径,这样的现实,我们有必要正视,那种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想要解决孩子的发展问题,我觉得无疑于白日做梦。

时下,不是有多少所谓的中、高考梦工厂,一心一意让孩子在题海中战斗分分秒秒,生怕外面的世界影响孩子进步,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肯定在试卷上一定能够有很大的收获,但从一个人长远的角度分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事实上,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我觉得所学要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情商,否则,就算才高八斗,也没办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是有很多名牌大学生进入了有编制的政府机构或者国有企业,但不知道如何打理自己的人生,常常是畏缩畏脚,无所作为,说到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正当的交流造成的。

补习班,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纠结,只要与孩子商量好了,得到孩子的认可,我觉得还是可以适当考虑孩子上补习班,关键是,家长们要学会鼓励孩子,不要高看孩子。事实上,许多孩子上补习班,尤其是学习艺术累的特长班,会特别痛苦呢,说到底,就是我们的家长期望值特别高,老是觉得人家孩子能够办到的,自家孩子也一定如此,殊不知,人与人之间在悟性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千万不能照着人家孩子的模子来要求自家的孩子,这是特别愚蠢的行为。难怪有些孩子嘟囔着嘴巴子,说什么,为啥爸爸妈妈老是喜欢人家的孩子,自己似乎一无是处。

我家有一架闲置的钢琴,儿子就算没有考多少级,但只要有闲空,还是愿意在上面弹一弹,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过一把瘾而已。事实上,这架钢琴提醒着我们家的每一个人,对于我和妻子而言,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只要愿意,自然全力支持,对于儿子而言,只要选择了,就没有必要退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得咬咬牙坚持下来,否则就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如今,儿子尽管五年级刚刚毕业,即将上六年级,自然学的东西变多了,然而,暑假,小家伙什么练字啦、画画啦、读书啦,一样都没有闲着,毕竟,人有了内在的需要,自然不会觉得痛苦。

有人说的好,一个家长如果把自家的孩子当做普通人来培养,你会愈来愈惊奇的发现自家孩子的出色,愈是如此,愈是对孩子充满信心,孩子自然也愈学愈带劲儿。反之,假如一个家长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似乎孩子无所不能,等到一次次的失败出现在眼前,只能愈来愈失望,孩子自然也会愈来愈没有自信力,这样的家长,在大中国实际上比比皆是,实在令人悲叹!

补习班,我们没必要如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需要更加理性,多问问孩子,学会与孩子多商量,沟通常常是大人与孩子之间最美的行动桥梁,如果补习班对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有帮助,又有什么理由固执地反对呢?当然了,面对复杂的社会办学机构,我们也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规范,千万不能搞什么一刀切,一旦补习班成为学校教育的最好补充,这也算是中国教育的幸事,又何乐而不为呢?(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