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过分狂热未必就是好事

(2015-01-27 06:23:3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教育过分狂热未必就是好事

教育过分狂热未必就是好事

有人说,无论怎样,你最好不要与工作狂的老师一起共事,尤其是带一个班,否则,你会有许多麻烦。事实上,我们这个群体,最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两类老师,一类是工作过分懒散,也就是说,可能是能力问题,也可能是素养的问题,更有可能是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打击问题,反正,对教育不再怎样上心,俨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想来实在令人遗憾,我们这次不谈这一类人,毕竟,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不会如此。

我要谈的恰恰是他的对立面,也就是对工作极度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从早到晚,一直都忙乎自己的工作,很少顾及到家庭、别人,乃至于自己的学生。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对于家庭、别人还可以理解,对于学生为啥也不顾及,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事实上,在目前考评机制下,这一类老师恰恰着眼于孩子的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体现出来。

说实在的,对于工厂等地方,他们需要如此工作精神,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手边的活儿能够无限的扩大,自然工厂里的效益也会跟着提高。工厂业主是不怎么害怕工作狂,哪怕你一天二十五小时都在,只要你干得好,说不定老板还会给你奖励。然而,时下,许多学校已经把企业的那一套用到了教师身上,无限制地把分数考核唯一性放大化。只要你所在学校成绩取得好,才不管你科学不科学,如此,许多违背教育规律,摧残孩子身心的行为都应运而生,不仅如此,我们的许多不明事理的家长也跟在后面吆喝,只要孩子有一点闲暇时间,马上脸上挂不住了,要么大声呵斥,要么打电话给老师,目的只有一条,也希望孩子能够没日没夜的学习。追求GDP无限效益的思维模式已经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起来,这对于和谐发展的学校无疑是重灾区。

学校需要教师疯狂的工作,甚至以奖励英雄来激发整个团队狂热,就算孩子叫苦连天,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正,只要最后考得好成绩,一切是是非非都不在话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老师围绕着分数这样的指挥棒,开始想尽办法让孩子拼命学习,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本门学科优秀,哪里管别人如何呀?漠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学校在规定动作上是能省则省,教师在学习上是能加码就加码,出现了一个老师还未下课,另一个老师已经站在门外,许多孩子上课昏昏沉沉。最最可悲的是,许多学校或者老师误解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质,固执地讲究课后多布置作业,上课尽可能多的讲习题,完全忽略了翻转课堂是在高水平上运转的一种模式,那就是学生都能普遍使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包括网络电脑,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也有高的素质,然而,在广大的农村,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许多孩子的父母亲并不在家,陪伴孩子的常常是爷爷奶奶,更何况许多家长的知识素养也未必高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一切都决定了翻转课堂在目前过度的推广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总觉得谁占有课外时间多,孩子的成绩就会有起色,那么如何让孩子的课外时间留给自己,那只能布置大量的作业,反正,如今,许多孩子为了应付老师,对于口头的作业,那是不屑一顾,除非你第二天要检查或者给以可怕的惩罚,否则,孩子是不买账的,他们常常把书面作业放在首位,那些接受能力中游或者差的孩子,往往会花费许多时间,这样下去,课堂上昏昏欲睡,老师讲的东西就算再精彩,那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就给把着眼点用在课堂上的老师带来了困境与困惑,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锁定到课外,学生负担自然愈来愈大。

一些家长没办法解决问题,只能把孩子的作业问题交给社会办学机构,滑稽的一幕发生了,社会办学机构只管收钱,对于孩子的作业咋办,简单,为了图省事,要么草草讲解,要么直接给答案抄一下,从而到了第二天,许多孩子的作业都出奇的出色,老师也不知道孩子的学习程度到底如何,满以为孩子这样学习一定有效果,等到测试下来,孩子不会的还是不会,自然不会让家长与学校满意。这时候,家长不会埋怨社会办学机构,只会抱怨老师不怎么尽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愈是狂热,学生的学习愈是辛苦,愈是没办法找到幸福感,天大不了,在某次测试中,有几个题目做过了,自己会立马哒哒哒地输入答案,那时候,会觉得有些高兴,其他时候,就是灰蒙蒙的。有人说,不是也有些学霸非常有成就感吗?我看,这些孩子,就算在任何时候,恐怕都表现出一样的优秀,否则,怎么会有人说,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环境熏出来的。可悲的是,许多狂热的老师在学校考评制度下,尽可能一视同仁,把所有孩子都当做优秀的学生看待。通俗的比方,一个人能挑一百斤的东西,你给其九十斤,对于其没有什么压力,如果给其一百一十斤,他就会停滞不前,非常痛苦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过度学习可以挖掘孩子的潜能,殊不知,无限制地攫取孩子得潜力,导致孩子厌学,我看这样的理论也没有什么价值,更何况人家说的只是适度而不是无限制的索取。

工作极端负责的老师在不合理的体制下,想要赢得尊严,只能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此,师生关系会因为作业问题变得异常尖锐起来。你走进学校,许多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一方面是家庭的多元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作业问题,师生没办法交流了。说实在的,不在体制内的人,他们总是喜欢简单地看待一种教学现象,等到自己真正走进体制以内,不出几个月,你也会变得异常狂躁,心硬如铁。这一点,我特别欣赏钱理群大师,他能够走进中学课堂,坚持上一年半载的课,特别是,这位可爱的大师,他的笔下充满了善意,不抱怨教师,而是主动为教师说话,我觉得许多教科研专家,应该向钱理群大师学习。教育想要拯救自己的尴尬局面,我觉得依靠地方政府,那是不切实际的,什么时候教育能够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围绕孩子的身心去做文章,遵循规律去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是孩子们自由学习的王国,老师快乐教育的殿堂。

我希望时下能够对教育发出声音的人,不妨真正意义上走进基层学校,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你才会真正了解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为啥,佐藤学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能够接地气,人家是跑遍了上千所学校,敢于蹲下身子研究,如此,才看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然而,这样的方式在国内未必有效,我觉得在我们这样的国度,许多管理者死要面子,不愿意把不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再加上许多专家到某个地方调研,也是蜻蜓点水,这样下去,言论与实际常常相距甚远。

一方面,社会各个层面在呼吁要给孩子减负,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孩子家长、学校又在拼命给孩子加压,否则,衡水中学又怎么会如此辉煌?

一些好强的老师,不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在社会、学校、家庭的鼓动下,拼命地给孩子加压,为此,教师之间火星十足,师生之间矛盾重重,孩子与家长也会问题多多,这样的行为不是在减缓,而是在向无底的深渊推进。

其实,好强教育工作者为了工作,忽略了家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这本身就是悲哀,难怪许多人得了重病之后,才陡然明白给自己、家庭带来的是什么样的伤害。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站立起来,不再失去理性,让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民族永远具备核心竞争力,如此,民族振兴才有真正的立足点。(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