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秋日私语

标签:
秋日文化 |
分类: 人生感悟 |
乡村秋日私语
一个暑假,几乎都在忙碌着,很难回到老家,就算到了,也是匆匆而过,父亲三番五次地送来吃的食物,我知道,老人家多么渴望儿孙能够回家看看。每次通电话,儿子和爷爷也聊得都很快乐,有说不完的话。
时光飞逝,一年的春在繁花嫩叶当中还没有缓过神来,就匆匆地来到烈日炎炎的夏,不知道什么时候,风卷云集,只知道日记恍恍惚惚,不知不觉中,秋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万物开始枯黄、萎缩,苍凉的风总是无情地打落树上的叶子,一片、两片、三片,无数片,铺了一地,金黄一片,谁也不忍踩踏,生怕亵渎了生命的痕迹。
叶落归根,人在繁华的城市里逗留过久,自然会晕头转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新的太阳,只觉得白茫茫的大地,千山鸟飞绝,没有任何气息的冬天时刻伴随着西北风过来,一年眼看就要消失,人又离死亡更进一步。我不愿意成为忙碌中的孤独者,总是在鼓励自己,生活再怎么苦,再如何的累,都有一个美丽的乡村在支持着自己,鼓励着自己一路向前。
故乡与家乡不一样,故乡总在梦里出现,家乡却是自己不断奋斗的加油站,你只要在晕头转向时,她都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希望。日本哲学家泷本往人写过《去问哲学家吧!》这本书,提出有多少人生困惑,不妨去问哲学家,殊不知,人的根在哪儿,你只要用心去感受,家乡的点点滴滴,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都会让你寻找到希望的答案。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青山青水有亲人,树梢树枝树根根,贺敬之的第二故乡延安都能够寄托自己无限深情,更何况长年伴随自己生长的家乡呢?生于斯,自然也在血液里流淌着家乡浓浓的味道,就算生命的尽头,也会千里孤坟,在月朗星稀的家乡觉得有了温馨的港湾。贺知章老先生,在宦海沉浮几十年,依然难以忘记常说的家乡话,两鬓苍苍又算得了什么呢?
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鸟也罢,马也罢,又何况天地的精灵人呢,五里一徘徊,十里长亭送别,相思泪,与家乡有千丝万缕地联系,有血脉流动的地方,永远割舍不断。天地悠悠,就算四海之内皆兄弟,可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无论是王侯还是将相,都不免要回家乡,否则,楚霸王也不会高调说出回家的想法,楚国的士兵也不会听到楚歌而军心动摇,连无赖小儿刘邦成了天地之间的草头王之后,回家乡成了不忘的主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常年在外,如游魂没有安息的车站,只能毫无知觉地骑着一匹瘦马,在西风中,揉断肠子,洒下点点思乡之类。
人活在世上,都喜欢梦里的家乡不变,等到有机会回家,发现物是人非,自然觉得兔死狐悲,草木无情,戚戚于心,郁郁于情,只不过岁月本来就是这样矛盾,不可能不改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云卷云舒的日子,一切都在变化,曾经的玩伴,在不经意间,也会有人步入黄泉,留下孀妻弱子,你能怎么说呢?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就要学着感恩,活着,无论怎么样的不如意,总是比消失来得有意义,更何况不如意事常八九呢?
中秋佳节,在外路途遥远的游子只能对月举起一杯酒,对影成三人了,幸运的是,我们这些在家不远地方工作的人,只要有工夫就可以快快乐乐回家,就像一个个刚露头的稻穗,如天上繁星,数也数不清,如果没有水的滋润,又怎么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莫言,这位中国大陆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他的家乡其实平淡无奇,可是在他的笔下却是诗意栖息地,读过的人都神而网之,谁也不相信其怎么的枯燥无味,等到真正走进,又索然无味,只有那些迷信者才会连老先生老宅子屋前屋后的萝卜都不放过,带回家,沾点喜气,有点黑色幽默。鲁迅先生用讽刺的笔调写出雷峰塔是如何倒掉的,事实上,唯有智者才会真正感受家乡留给自己的希望。
稍微吃好晚饭,我赶紧来到外面的空地,月色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空,西北角只有隐隐约约地星光在闪烁,没有街市白炽灯的污染,只有乡村夜的宁静,远处时不时传来犬吠,我知道,这些可爱的小狗狗们,它们非常的善解人意,大概知道夜过于宁静难免会生出孤独,唯有犬声抑扬顿挫,才会显示家的无限温馨。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狗狗不会轻易地打扰你欣赏美丽的月色,只会在某个看不到人的地方叫上几声,你只觉得暖暖的心又有了浓浓的情,梦里不觉身是客,月光照耀下的家乡不也是在梦里一般吗?
九十多岁的奶奶听到我们说话,马上话匣子打开了,说人老不中用了,手脚不灵便了,牙也不好了,胃口也不行了,我知道,年岁愈大,愈对身边的人特别珍惜,就算说些琐碎的话,也是一种亲切。奶奶特别有意思,记忆不错,只要听懂的,看见的,都会准确无误的讲给别人听,哪怕是再怎么平常不过的事儿。父亲在奶奶眼里永远是个孩子,也是奶奶最最自豪的孩子,每次回家,奶奶总是夸奖父亲会打理田里的一切,说得父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儿子特别懂事,不要我们说,就会把带回家的礼物分给自己的长辈,小家伙剥开香蕉,一桌子人都认为要送到自己的嘴里,没想到,他竟然送出,一个个谦让,长辈与小辈之间就是在谦让中享受着爱的温馨。
家乡不会故意给你什么特别的东西,也不会让一个孤独的人一无所获,只要你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都能够从鸟语虫鸣,风吹叶落声中明白生命的真谛。《红楼梦》里为什么林黛玉与薛宝钗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试想想,林黛玉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大观园,没有交心的朋友,只觉得冷月无声,寒塘孤鹤,自然是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的生活,能好到哪里去呢?家成了林黛玉梦里追寻的东西,我相信姑苏维扬的哪怕是悠远的钟声,这位奇女子也会黯然神伤,泪流满面。薛宝钗就不一样了,她是举家迁出,有母亲,有不成器的哥哥,毕竟还有一个像样的家,她也是带着选秀的梦想来到贾府的,自然是好风凭借力,送自己上青云了。只不过人生苦短,一切都在变化,在大观园瞬间毁灭时,那是树倒猢狲散,谁又能够逃脱万艳同悲、千红一窟的命运呢?
家乡是每个人之所以活着的根,只要你愿意,都能够从根中吸收土壤里带来的养分,拥有了阳光心态,你的生命之树自然会枝繁叶茂,郁郁青青,如果周围静谧一片,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都会化作生命的河流,给你带来战胜困难的勇气。
人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远离家乡,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然而,在磕磕碰碰的竞争中,人总会有累着烦恼的时候,这时候,你要赶紧回家,那里才是你灵魂休憩的养命之所,稍作停留,你又会拥有重新起飞的力量,鸿鹄之志就在不远的前方。(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