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孩子希望与大人分享成长快乐
网络上报道了一件人间惨剧,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听说父母亲在外地打工,今年不回家了,一时想不开,竟然选择了结束生命,这对于许多人而言,确实无法接受,毕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此消失了。也有可能父母亲为了多赚点钱,或者为了节省车旅费,不经意间选择了不回家,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孩子因为这选择了永远离开。
过年无非就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哪怕再小的孩子也希望父母亲回到自己身边,如果连这么点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难怪小孩子会想不开,酿造人间悲剧也就不怎么奇怪了。经常听到某个家长说,趁着自己年轻,多赚一些钱,为的就是将来孩子可以轻松点,哪里知道,一旦小孩子失去了生命,这样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都觉得留守儿童这个词有点危言耸听,殊不知,没有父母亲在身边的孩子,性格相对而言都有点独特,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喜欢用哭闹来排泄自己的不满,稍大一点的孩子有时就会以反抗来解决一切,父母亲要求好好学习,自己偏偏走顶风,等到年纪渐长,想要改变一些坏毛病,那就难上加难了。
我们的大人有时候真的很忙,这也与时代的快节奏有关系,毕竟许多人还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遇到失业的危险。可怕的是,人心似乎很难得到满足,在好上还要求更好,乡村的希望到小城镇去落户,小城镇的当然把目光锁定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自然想一线城市发展,一线城市又要想着到国外去享受,如果外星球上能够住人,说不定又有许多国人选择了到月球上去享受高出一切都不一样的感觉。
这样的欲望常常会出现两大极端,一种情况是忘记孩子的培养,自己满脑子就知道赚钱,有多少钱就置多少产业,只要银行允许,说不定还要借许许多多的钱,就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享福,可以不思进取。另一方面,过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满脑子的出人头地思想,这样的人常常是创业的失败者,自己没办法与人较真,就把希望全部压在孩子的身上,只要孩子稍微有点空闲,马上喋喋不休,似乎孩子不学习自己就不舒服。
我常常见到前一类家长,等到孩子完全脱离了学习的轨道,整日里不三不四,这时候才急急忙忙加以补救,可又有什么用呢,等到折腾了一段时间,说不定家庭就会面临崩溃,要么男的找到新的伙伴,要么女的一蹬脚走人,一个孩子说不定很快成为单亲家庭,这样的孩子这时候的教育就成了无药可救的对象了。当然了,也有一些得过且过的家长,既然孩子已经成了白眼狼,自己只能唉声叹气地认命,一个本来积极向上的家庭自然迅速衰败下去,也不知道到哪一代能够觉醒,在重整祖上的雄风。我总是想,这些失败的教育者,他们的子女在世界上游荡,说不定还会跟阿Q一样,说出俺老子比你强多了的自慰语言来。
后一类家长,也未必能够心想事成,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失败者,当然在要求孩子方面也过于苛刻,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就是不让孩子正常的成长。每到学期结束,大人之间交流,十之八九就会谈论孩子的学习情况,似乎总是担心人家的孩子超过自家的,能够考取满分,这几乎是一种常有的思想。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见面打招呼,就会问,你家孩子这次考了几个满分,在班级、年级排多少名次,只要发现他家的稍逊,就会千方百计地挖苦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家的孩子考得不错,也会打听人家孩子怎么样,似乎每次交流是为了吹嘘自己的面子,这种环境下教育的孩子也不知有没有一点做人的自信,真的值得怀疑。
每每到了学期结束,我也会莫名其妙地紧张,不是担心儿子的成绩,而是害怕与孩子同学的父母亲交流,有人说,孩子成绩好没有压力,我却觉得不尽然,总有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反复比较,这样的场合,我几乎和儿子选择第一时间离开,毕竟老是在分数上纠结,对于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和妻子没有给孩子补什么特别的东西,只不过在孩子存在困惑的时候,帮助一起克服困难而已。我知道,如果孩子的心得不到安宁,想要在成绩上有所建树,这是非常费事的。儿子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非常出色,也有不怎么理想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绝对不会选择在孩子痛苦之上在加上讽刺挖苦这样的调料,而是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每次儿子拿出试卷给俺签字,我一般不会说什么多余的话,只要把试卷上存在的问题搞懂了,比什么都好,至于成绩,我才不会过于关注,这样下去,孩子往往不会过于选择把目光放在狭隘的分数上,更多地把自己的行动落实在解决问题上,一旦问题解决了,考出像样的成绩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只要孩子有什么内在的需要,我和妻子就会第一时间加以实现,一般情况下,不会采取什么强迫方式。当然了,我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孩子的要求还是严格的,在要求孩子的同时,我和妻子也能够做到,所谓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行为方式一直在我们的行动指南里运行着,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书店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买这买那,有时候还抱怨自己的孩子买了许多书就是不去做,不去读,当时我就在想,要求孩子做,要求孩子读的书,我们的家长参与其中吗?如果细细地调查,你一定会非常失望,可以说,有大约70%的家长不喜欢跟孩子一切面对学习。
我和妻子到一些孩子家去调查,要么父母亲在外地打工,要么整日整夜都在外面赚钱,相信到了家里,也不会关心孩子的学习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这不,我和妻子到一个店铺去买灯,在闲聊中,妻子突然发现桌子上摆着寒假作业本,我也有了一丝好奇,竟然桌子上出现了两本同样的寒假作业本,一个本子上写得满满的,另一本上写了将近一半,那个稍大的女孩子在旁边看电视,可以想象,这位可怜的母亲也发现孩子做了作业,至于怎么做的,她几乎没有关心,等到妻子说出,小孩子马上说是人家无意间放到其书包里的,母亲也没有说什么,只不过把另一位孩子的寒假作业本放起来,这样的管理,我不知道孩子的成绩能不能有什么起色。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成绩不理想,就是不愿意去探讨一下,孩子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要么怪孩子脑子笨,要么说学校管理不善,自然也要说老师无能,就是没有自己的责任,这种恶性循环肯定带不出像样的孩子来。
这不,儿子根据当下考试出现的新情况,要求买什么奥数方面的书,我也没有说什么,很快就买到了,可笑的是,小家伙一拿到这本书,翻了第一页,稍微看了几眼,就冲着我说道,“老爸,这些题目老师没有讲过。”我自然放下手上的活,给他及时来了个现场点拨,他才明白真正的奥数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下午,小家伙绝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解决奥数的快乐中,稍微有些累,在打点羽毛球,自然在电视前的时间就减少了。
等到晚上,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坐在电视前,看着《爱情公寓4》,儿子时不时讲述电视剧里面的搞笑场面,说着白天取得的成效,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其实打心底就是希望大人参与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一旦有了共同点,天伦之乐也就不会那么遥远,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值得许多失败的家庭去认真反思。(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