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海无边
大海无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359
  • 关注人气:34,3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请用心浇灌美丽田园

(2014-01-10 06:44:54)
标签:

孩子

种植

教师

分类: 教育论坛

教师请用心浇灌美丽田园

教师请用心浇灌美丽田园

我们这些乡村的教师,十之八九都沾上了泥土的气息,也许见得多了,不由自主地琢磨起父母亲种田这样的活计来。慢慢地发现,这教育教学有时候跟种田非常相似,急不得,马虎不得,怠慢不得,稍微整理一下,写出一点心得,也算是一点收获吧。

从小我们就学过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也模模糊糊地明白,农民如果过于着急,把麦苗一个个主观意识上的拔出来,结果可想而知,这些麦苗肯定长不好,甚至在太阳的照耀下,会枯萎而死。问题一目了然,可是许多人都不明白,还是在干着这种不怎么科学的事儿。

社会似乎进入了一种无限欲望之中,好的还需要更好,完全不顾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有人说的好,这是拿子孙的财富在超前享受。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只要能够创造出迎合社会的奇迹,很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往往是以无限制地占用孩子的课外时间为代价,结果,孩子不由自主地在大人的逼迫下度过漫漫黑夜,这样的状态似乎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更多的是常态。

这不,某个网络爆料,学期即将结束,孩子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愈加变多,有时候,也不知有没有动脑筋,竟然让孩子抄写作文一百遍,试想想,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的话无疑是圣旨,一旦孩子真正执行下去,孩子无疑会对学习产生误解,厌学自然会伴随而来。我一直有些疑惑,明明知道有些作业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可是老师还是在反反复复地使用,有时候,可能是大人和小孩子的疏忽,竟然给以作业方面的惩罚,这在一定程度又加剧了孩子的作业负担,这是多么的悲哀呀!

我们知道,父母亲在田里干活,从来不会因为某个庄稼长得不好,就会给以严重的惩罚,更不会给这些不听话的庄稼打上不适合其生长的物质,否则,庄稼肯定长不出什么样子来。其实,每天,父母亲只要有空都会到田里转一转,不为什么,就是惦记着庄稼长得如何,什么时候要施肥了,什么时候要打农药了,什么时候要把杂草了,从来不会放任田地在那儿成为杂草丛生,害虫的乐园。

我觉得老师也需要时刻关注教室发生的一切,结合季节特点,给以适当的预判,从而让孩子的一些需要得到满足,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得以疏导,一些不合规范的行为得以纠正,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了,再去被动的加以处理。

不同的庄稼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想法,这两者之间其实有相通的地方。我们的许多种田能手,他们会根据庄稼的不同特点,田地的肥沃程度选择不同地种植方式,有些田地,增加了肥料就有可能对庄稼产生伤害,有些则少追加肥料,庄稼就会歉收,这之间的拿捏很有讲究。许多人一开始种庄稼,总认为只要把种子送到田里,就会有好的收成到来,殊不知,你呵护帮助不当,庄稼要么倒塌一地,要么颗粒无收,这是任何人见到都要叹息的。我们教师教育孩子也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够千遍一律,自认为只要把该教的东西说出来,孩子就会考出理想的成绩,变成自己所希望的人才。事实上不是如此,我们的许多老师讲了一遍又一遍,压根儿没注意学情,导致走了许多弯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优秀的老师,他会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把握孩子思想发展的脉搏,准确地处理班级存在的问题,做到预防甚于处理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也不至于吃多少苦,老师也不至于焦头烂额,会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

每个农户,只要是正常种植的人都明白,你对于庄稼要非常尊重,不要动不动就抱怨庄稼怎么不听话,殊不知,在田埂旁喊天说地,又有啥用呢,庄稼才不会因为你的抱怨有什么改变呢。人们都知道,庄稼出了问题,不是在那儿想怎么会这样呢,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方法还要真正地让庄稼正常生长。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无论是谁,在某个时候,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如果这些问题,老师没有发现,或者不愿意发现,这下好了,任其放纵下去,说不定一个好好的孩子也会干出你意想不到的事儿来,等到事情发生了,自己惊讶也不要抱怨生活,埋怨孩子怎么能够这样。事实上,一个时刻关注班级的老师,往往能够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心灵深处进行对话,这样就会发现孩子本人以及其他孩子的情况,很好地处理孩子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许多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的老师往往在作业、上课听讲等问题上较劲,殊不知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解决好,一切问题都不能够从根本上处理好。有时候,我们的老师歪打正着恰好处理了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被臭骂了一顿,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此才会出现一个孩子在严厉批评下有了学习的动力,老师还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殊不知,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还把自己的教育方式当作成功经验来积累,这是许多人写的论文之所以没有人愿意看,也没有必要实行的原因所在,话说回来,你真的实行,往往不会有什么作用。我觉得一个孩子,只要把心安静下来了,往往再给与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效果会出奇的好。

一个会种田的农民,总会高度关注庄稼需要什么,而不是无限制把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庄稼身上。如果你主观认为庄稼应该怎么样,庄稼就会怎么样,除非你是神仙,否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种庄稼的人很少拿庄稼做什么实验,否则,这个季度就会荒了。至于那种实验,完全是科研部门的事儿,没有必要在那儿故作姿态地搞什么研究。

我们的教师也是一样,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需要什么,根据需要再做出明确的决策,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事实上,许多教师喜欢根据自己的嗜好来评判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旦出现自己不入眼的孩子,就会无限制地存在偏见,这显然不利于正确地教育好一个班级。现如今,有许多老师响应领导的号召,或者被动地搞什么教科研,至于效果如何,我看往往不怎么理想,有时候,不搞试验到好,一旦搞下去,说不定自己就会让一个班级的孩子跟着遭殃,这是得不偿失的。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不要轻易地搞什么科研,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亵渎,不利于整个教育的发展。当下社会,许多学校都在搞科研,似乎一搞科研就会有什么成效,甚至出现一个地区进行模式的改革,似乎成果很大,至于到底有什么成果,我看呢,充其量也不过做的表面文章而已,只不过是少数人得利,大多数人跟着倒霉。为什么一些地方一边在搞改革一边又在抢生源,不就是骨子里对于改革的未来没有自信吗,对于那些门外汉就更不提了,只能伤害一方教育,这样的怪现象常常出现,不是值得每个有良心的教育人反思吗?

我喜欢拿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归纳,不由自主地想到教育这个话题,也许做一行就应该爱一行,这是一种习惯,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不为什么,就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好好的发展。有些人拒绝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我看呐,这个方面还不如老百姓的认识,试想想,自从实现机械化之后,有几个老百姓愿意按照原来的方式种田呢,在老百姓心中,什么东西最有利于庄稼生长,就会毫不犹豫地采用,根本不会在那儿阻挡。

一个优秀的教育人,我觉得应该时刻像庄稼汉那样,时刻关注自己的工作对象,用心浇灌,相信你的田园也一定会有美的收获。(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