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低俗言语”影响孩子成长

(2013-12-20 06:39:41)
标签:

低俗言语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警惕“低俗言语”影响孩子成长

警惕“低俗言语”影响孩子成长

一堂课,有老师讲对联,也许是为了激活课堂吧,毕竟这是一堂公开课,老师课前可能认真准备的,也可能是随意发挥的。我听到了老师讲述一个有关对联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老财主,为了给母亲祝寿,请账房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本来是一个好对联,可是财主想来想去,有些不怎么好,要求账房先生改为“天增日月妈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自然了,听课老师跟着会心一笑,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是哄堂大笑。课堂自然乐开了花,孩子也能够认识了对联的情趣,可是,我总觉得有哪儿不对。不知是哪位仁兄说道,唉,好笑是好笑,就是在课堂上讲这些低俗文化有些不妥。我眼前一亮,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说出来的话吗?

人们都觉得好的课堂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可不经意间又会出现什么低俗的文化,自然不利于孩子正确地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不可否认,社会上的低俗文化的存在,包括一些骂人的话,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低俗语言的存在,否则,人类语言的发展就会一直在低俗、媚俗中徘徊,那是非常糟糕的事儿。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把一些喜欢说脏话的影视人物称之为纯爷们、女汉子,殊不知,这些文化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存在。他们的影响并不见得比教师在课堂上少多少。记得小时候,我们看一些电视、电影,一旦出现一些暴力倾向的词语,都会觉得非常新鲜,自然跟着不约而同地加以模仿,乃至于一件芝麻大的事儿也会变得复杂起来,直至出现了可怕的纠纷,现在想想那时是多么的幼稚。

小孩子就是这样,他的思维就像海绵一样,才不管正确与否,只要感兴趣,能够刺激大脑的,都会马上加以吸收,乃至于很快运用,这显然不利于孩子正常发展。不久前,有小孩子模仿喜羊羊动画片里的情节来个真人版的游戏,结果出现了两个孩子被绑在树上活活烧伤的惨剧,可见,小孩子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是非观是模糊的。

我们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低俗的文化,孩子年龄愈小对老师的崇拜愈强,自然会不假思索的吸收,这种错误的认识一旦形成,显然不利于培养一个文明的未来公民。我们这个社会,国民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家长的责任。许多家长在孩子面前讲话不注意,急躁起来,什么话都说,这直接导致孩子跟在后面模仿,导致社会上粗话、脏话满天飞,说的次数多了,连自己都麻木了。

张学良先生曾经跟一群土匪喝酒,说了许多的粗话,底下人不明白,问道,少帅一向文质彬彬,今儿怎么说了这么多粗鲁的话。少帅解释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见,一个人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确实非常困难,这也是我们的国家经济建设上去了,可精神文化却没有进展的重要阻碍原因。

我们反对一些孩子说脏话,可是家长的素质毕竟参差不齐,导致学校里孩子的粗俗文雅也不一致。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再不给一些行为标杆,孩子自然会糊涂不一,到底谁对谁错,没有底气,那种不文雅的语言自然会愈演愈烈,这是社会发展的悲哀。

老师为什么会存在低俗文化,一方面可能是受社会的影响所致。老师毕竟是凡人,不可能一直保持清醒的认识,可能由于一时的表达冲动,导致话不由自主地从口中吐出,如果是非常细微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后悔,如果是大大咧咧的老师,说不定讲出来了自己还不知道呢。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本来老师还在那儿好好地与孩子说话,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开始脏话连天,那时候,往往是双方都涨红了脸,一股气吐山河的架势,殊不知此时一切文明都荡然无存了。

我发现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尽量少发无名火,就算真的要发火,不妨在内心多大草稿,做到装出来的生气,至少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这样也不至于说一些低俗不负责任的话语来。不是有一个校长,被学生骂了一句粗话之后,自己头脑一热,来了个针锋相对,一旦网上爆料,自然一片哗然。面对突如其来的事儿,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低俗文化会自然相伴而生。

其实呀,也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讲着、讲着,突然跳出了一个似乎非常无厘头的东西,这玩意不说出来,就似乎不行一样,往往这样的东西都会以低俗文化的样式出现,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儿都是发生在老实人身上。比如开头提到的一堂课,老师本意是希望通过一个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没想到这个故事却是低俗的,尽管可以博得在场的老师和孩子一笑,可毕竟给精彩的课堂带来了污点,可能自己还不知道呢。

我们一直强调集体备课,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希望老师每一堂课都是步调一致,千篇一律,就是希望集大伙的智慧,把一些课堂上可能存在的不好意识给尽量地过滤掉,这样才可能确保课堂走在正确地轨道上。为什么当下许多集体备课没有效果,不就是忽略了事先的个性化备课,一味地强调什么集体备课,导致许多人还没有正确地走进文本,就在那儿东一榔头西一拐杖地瞎扯,自然效果好不到哪里去。真正有价值地备课,应该是每个参与者都熟悉课堂的内容和流程,只不过对于存在的问题或者困惑进行讨论而已。

我们的老师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对集体备课这一平台,直接导致课堂上准备不充分,那些来自社会的低俗文化自然会从大脑中跳出,一旦出现在课堂上,那就是硬伤了,值得每个人去警惕反思。我觉得老师要想在驾驭课堂上求得进步,与低俗文化作斗争,就要有辨别能力,明白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至少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选择精彩的语言和故事,否则,再怎么笑声不断的课堂也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会讲故事的能手,自然会有利于孩子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我认为,传播语言的工作者都不注意自己的语言,任凭低俗文化在大脑里泛滥,那孩子又怎么可能成为约翰·洛克笔下的一个个成功的绅士。有时候,行动需要靠语言来暗示,甚至会出现有什么样的语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一个经常说低俗话的人,你怎么能够指望他在一定范围内有什么作为。

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固然需要在推行文明用语方面做一些文章,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也需要在讲话时都注意自己的形象,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身先士卒,在行动上与低俗文化说拜拜,在思维方面都给孩子增强辨别能力,确保社会的文明程度上一个更高的档次。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语言文明了,思想纯洁了,就算遇到了一些小矛盾,也会采用文雅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国家才会得到世界的尊重,才会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说了,还是从自己做起,在家做一个文明的家长,在学校做一个说文雅语言的老师,坚持下去,不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升吗,既然有好处,我没有理由不推行。(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