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自暴自弃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教师成长不可忽略的“拦路虎”
一大早,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书房,面对窗外漆黑一片。我想,一名教师,怎么样成为老师永远喜欢的对象。可能这个命题,有些人会觉得是个假命题,毕竟,许多老师认为,教师不像医生,愈老愈值钱。
然而,这个世上,也有极少数教师,他们无论年纪有多大,自己的身份如何的变幻(由教师变成校长、教研员、机关的科员、教育局的局长等等),总能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并推动着教育的发展。我发现,只要是一流的校长,他们都不会脱离教育一线,比如程红兵校长、李希贵校长等,反而超越了自我,实现了真正教育人幸福的人生。
看来,教师要想成为孩子永远欢迎的人,在理论和实际中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你是怎么行动。如果采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事业,十之八九都会在自己的职业中沉沦,直到离教育愈来愈远,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混日子,一生下来,也算是个教师,只不过没有过大的可持续的价值而已。
其实,真正想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自己的各种不利的认识和性格,才有可能实现质的突破。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但是在反反复复地思考中,还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至于是不是这样,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无需怎么样的辩驳。
我们不需要从什么高的角度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正如社会上形容的这个职业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可事实上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一名像样的教师,没有对职业本身的情怀,是干不好教育的。
我觉得教育人要少点自以为是,多思考别人的意见。这里,我没用听取别人的意见,很明确,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问题是,绝大多数平庸的教师,可能在江湖上混久了,自然觉得这样的职业不需要过于在意,这些小毛孩很容易忽悠,乃至于,一直在拿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进行自己的教学。不要说别的,就是有些大学教授,不也是一样吗,学生手上有了新的教材,他们并不入眼,还是拿着自己发了黄的纸张在课堂上大讲特讲,自然会出现上课孩子玩手机、睡觉、泡妞等不务正业的行为了。课程改革喊了多少年,课堂模式也在不断地变着花样,可惜的是,许多有了一定资历的老师并不买账,学生课桌位置变化了,自己还是在讲台上说个没完,搞得孩子脖子扭得生疼,至于孩子作业,才不管能不能承受,只要布置下去,孩子一定会披星戴月地加以完成,不知道这样的老师,又有几个孩子欢迎?
学校的发展,专家和有识之士一直在喊,可效果未必好到哪里去,说到底,在我们的队伍里,自以为是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更何况,铁饭碗思想还在许多教师的灵魂深处扎根,自然不会把行政上的一些命令和课程标准放在眼里。这样,孩子一届一届的不一样,可相同的是,每一届孩子都觉得学习非常苦,一旦学习结束,又有几个愿意继续学习?这恰恰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如果教育人要真正地成就自己,我觉得还需要少点自私自利,多点大局观。教师见的世面小,目光短浅的人也大有人在。作为学校管理者也罢,班主任也罢,任课老师也罢,都害怕两种对象,一种是工作狂,完全不把其他学科放在眼里,为了自己的成绩,可以拼了命的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自己的成绩是建立在牺牲学生健康,牺牲同事成绩的基础之上的,结果孩子学习不均衡,其他学科的老师怨声载道,这样的老师一旦存在,没有什么人愿意看到的。另一种人是不把工作当回事,有些甚至把工作当做副业,全身心地步入社会,赚大钱,这样的人,一旦拥有了哪个班,哪个班的孩子就倒霉遭殃。更何况,人如果启动了自己的欲望之能,那是很难停下来的。投入的精力愈多,自然工作的精力就愈少,就算过去取得过像样的成绩,眼下只能吃老本,课堂质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这两种人,究其根源,还是自私自利在作怪。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从来不把孩子当回事,更谈不上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去思考了。结果,孩子学习负担加重,变得自私自利起来,这样的现象存在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一个老师,他只要对学生本身负责,都会从学生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会不研究作业就直接布置,不会不认真备课就走进课堂,不会不研究学生就快速出一套试卷。
其实呀,一个称职的教师,还需要克服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一个圈子里,成功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还是充当了绿叶这样的角色。我发现,当下的教育还是非常的功利化,那些所谓的杰出教师,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只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然在校园里就可以目空一切,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再加上人的能力有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脆弱的失败者自暴自弃,甘于平庸,直到混到退休结束。自暴自弃者,一方面会随着教学年龄的增加而变得不思进取,学校有班级给自己带,没关系,只要站在讲台上,也不管教学效果如何,反正从开始混到结束,没有学生会把自己赶出教室;另一方面自然在这本职工作上没有什么作为,不由自主地希望在其他地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旦在社会上混出点名堂,自然更加不会把这样的职业当回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呀!
人呐,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结局,说到底还是没有认识自我,或者是过于看重自我得失,这一切也就决定了自己眼界的狭隘,自然不利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说到底也是一种职业,无需过于抬得更好,至于怎么样看待这个平凡的职业,需要教师走出去,多读一些教育前沿的书籍;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多研究不同的学生;需要狠下心来,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为孩子谋幸福,为自己的职业延续生命。(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