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记结果不同的两场道德考试

标签:
监考班主任道德考试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略记结果不同的两场道德考试
【引子】在广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361度公司所提倡的多一度热爱。其实,作为教师,想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出色的作为,我认为需要多一度思考。平庸的人,常常按部就班地凭着感觉干事,似乎也把工作做完了,只不过做的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学校最近进行军训,自然不仅仅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还有学校各方面规则的测试,这也是学校做好养成教育的主要环节。怎么样让孩子知道学校规章制度,考试是最好的学习手段。老师们都知道,这样的规章制度,没有必要完全记住,只要全面了解,这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如何把这样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景,在这里提出来,以便抛砖引玉,从而促进广大同事更加深入地思考:
【场景一】试卷发下来,同学们自然不可能一两个小时就把各种规章制度都记得十分牢固。这时候,难免会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监考老师自然是孩子们的班主任,按照学校的要求,考试形式多样。也许是受到传统考试的影响,老师没有过多的思考,就说,考试不允许作弊。这下好了,下面的孩子做不起来,台上的老师也未必好到哪里,有哪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那儿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此时,老师就进入了两难境界,一方面,自己宣布这是闭卷考试,自然,孩子们交头接耳就是作弊,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记忆实效来看,这又是不可能记住的事儿,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了。毕竟人总是要面子的,如果这规章制度都考得不理想,班级在军训中自然落于下风,这是班级任何一个成员都不愿意看到的。老师毕竟是老师,还算机灵,竟然采用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尴尬,一开始,孩子们还不敢,实在没有办法,老师只能离开教室,给孩子们作弊提供有利条件。等到老师走进办公室,孩子们自然就按捺不住了,整个教室一片作弊的海洋。估计孩子们完成差不多了,这位老师在慢慢悠悠地走进考场,表面上,孩子们得到了理想中的成绩,老师所带班级也没有在荣誉上受到什么损失。
【场景二】试卷发下来,班主任老师自然明白,这么多的规章制度不可能在一两个小时都完全记住。这时候,有学生问老师,这样的考试可以翻书吗?没想到,班主任非常慎重地说道,根据学校安排,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本来,在传统中考中,就有一种考试形式,那就是开卷考试,当时具体的学科恰恰就是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只不过,这样的考试,不可以跟别人交头接耳,只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翻书,独立完成一张试卷。我们这次规章制度考试,目的就是要求大家熟悉并执行,本身,考试也就是学习消化的过程,这次考试就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老师讲明白了,孩子们自然根据开卷的要求进行,整个教室,非常安静,没有人窃窃私语,更多的是学习消化,从而完成理想的考试成绩。当然了,这样的考试,孩子们考的分数也不低,自然不影响军训最后的总成绩。
【博主的话】这同样的考试内容,表面上看结果差不多,都没有耽误孩子们最终的成绩,可是深究下来,却又有明显的差别。
场景一,老师没有吃透学校考试多样化要求,而是简简单单地采用所谓的闭卷考试,等到发现孩子不可能在闭卷的情形下完成理想的成绩,只能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班级的荣誉需要孩子们取得理想的成绩,另一方面,这么短的时间内,孩子们不可能通过闭卷的形式取得理想的成绩,只能采用作弊的形式来完成。当然了,闭卷考试,孩子们是不可以作弊的,包括翻书、交头接耳都属于作弊的范畴。孩子们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时期,自然不会过于明辨是非。如果有孩子发现这样的行为不对,去告诉正在办公室装聋作哑的老师,老师自然会陷入更加深的尴尬境地,假如在对这位觉醒的孩子进行呵斥,那就会在整个班级形成误判。考试只要老师不在现场,自己可以做两面人,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犯错误。更加伤心的是,这位班主任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至少不知道正确与否,至少没有认真地监考,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全可以马虎了事,更可以在严肃地考试中堂而皇之地作弊。到时候,老师在进行思想行为方面地纠正,任凭你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确实是教育的悲哀。
场景二,老师显然吃透了学校考试多样化要求,面对孩子的困惑,非常理智地把考试分成闭卷与开卷两大类,有水到渠成地解说,这次考试就是开卷的形式,这就避免了孩子既要理想成绩又不能全面深入记牢这样的尴尬。按照开卷考试的要求,孩子们只能自己独立完成,不可以交头接耳,这显然在暗示整个考试的纪律,不会出现乱哄哄的现场。同时,这位老师不需要离开教室,仍然可以认认真真地监考,主要是监督孩子们有没有按照开卷考试的要求进行答卷。可以肯定,规章制度就那么多条,孩子们自然可以轻松地完成每一条题目,既学习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取得了好成绩,这是每个成员都愿意看到的。孩子们自然不敢在平日里闭卷考试中作弊,也不敢在开卷考试中交头接耳,是非观非常明确,总之,老师不会为孩子们考试作弊行为再大费口舌。同时,老师兢兢业业地监考,不会影响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这是任何老师之所以立德树人的关键,反而造就了师生言行一致,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这确实是教育的一大幸事。
【结束语】教育无小事,事事都得用心。我们需要多一度思考,不要不经过脑子就信口开河,自然会迫于应付,就算你再怎么聪明伶俐,也会吃力不讨好。如果人人都能结合现场做出明确地判断,自然,孩子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师也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的教师,哪怕你再怎么普通,也同样能够干出惊天伟业来,成为孩子们心中伟大的智者。(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