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魂伴随孩子成长

标签:
军魂孩子成长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让军魂伴随孩子成长
这几天,学校请来了镇人武部的相关同志,为孩子们进行为期两天半的军训。也许在大伙眼里这不算是什么事儿,毕竟这样短期的训练,不值得去炫耀一番。可是,在初中进行军训也不见得多到哪里去?
校长说得好,这样的活动上面不反对也不提倡,可能是从年龄上考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吃这样的苦,家长愿不愿意孩子吃这样的苦,这样的苦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这一些都是问题,也是领导担忧所在。
如今这样的社会,你可以干你想干的事儿,但是千万不能出事,一旦出事,天哪,无论你的初衷是多么的好,都会经受无限吐沫的洗礼,这样的事儿经常在网络间传播,又有几个人愿意冒风险干伟大创举呢?我觉得我们的校长不简单,敢于担当,知道孩子们缺少什么。
还好天公作美,一开始半天,还有星星点点的小雨,没想到,第二天开始,气候宜人,孩子们可以在大自然的呵护下喊着洪亮的口号,买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歌声,快乐健康成长起来。
有人说,学校的生活太过无聊,整日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其实不然,只要你愿意设计,总会把一些学习内容转化为活动,这样的工作思路,孩子们喜欢,家长也不会反对。这次的军训,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它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片段,为今后写作文留下记忆深刻的素材。
人呐,活在世上,并不缺少素材,关键是有没有用心去收集。我们很多人空有造物主给的五官,整日里都把自己锁定在小小的空间,如井底之蛙一样,没有容纳海川之胸襟,想来真的可悲。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他不应该整日里纠结于一件件琐事之中,更多的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思考学校未来的命运。当然了,学校之事千头万绪,自然需要人去处理,这就要看一把手领导有没有发挥底下人的聪明才智了,做到用人得当,用人不疑。自古以来,无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们的决策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方的命运,难怪有人提出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
我们的许多管理者总是把目光片面锁定在教师方面,殊不知,学生这一头也不容忽视,如果处理得当,反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毕竟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只要是挺过冯恩洪校长做的讲座,读过李希贵先生写的《学生第二》和《学生第一》这两本书,你就会明白,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始终都会把教师和学生两者辩证的结合起来。
翻阅这次军训的日程安排,我发现内容还是非常紧凑而充实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军训本身科学运转,有利于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许多人评价当下的孩子,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连走路都是五花八门,不就是缺乏军魂的构筑吗?有许多孩子在学校里不咋的,到社会上也不咋的,可是一旦步入军营,经过几年的革命洗礼,常常会发生蜕变,为啥呢,拥有军魂的人,说到底在气质方面是有区别的。
说实话,我又何尝不想在军营里书写一点人生,可是天意弄人,没有机会。没有办法,只要稍微闲下来,就会看一些军营素材的电影,也算是满足自己的军人情结吧!我觉得一个人多多少少有点军人气质,在这样的社会里还是能够更好地战胜困难。西点军校有句名言,没有任何借口,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是有许多事,人们总是推三阻四,似乎一切与自己无关,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想来怎么能够不悲伤?
军训训什么并不重要,我觉得提精气神很重要,这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孩子如果整日里都在三点一线的校园里生活,(教室——厕所——食堂)没有看到美好的生活,没有一股顽强的意志,这对于美丽的青春是多大的损失呀!
孩子们仍旧在操场上训练着,一声比一声高,步伐也愈来愈整齐,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难怪有家长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赞叹道:“不错,这样的军训,我喜欢!”其实呀,全民皆兵的国家不少呀,别以为高科技可以代替一切,殊不知,一个民族的精魂是什么,不就是这伟大的军魂吗?
还记得上高中那为期一周的军训,难忘在大学里,本科生在那儿军训,我们这些专科生只能眼巴巴羡慕的份儿,不为什么,不知不觉中,军人的气质已经在指挥着我不断地前进。
人的成长不能没有军魂相伴!(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