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每个孩子自由呼吸的空气

(2013-07-24 06:12:02)
标签:

孩子

天才

选拔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给每个孩子自由呼吸的空气

给每个孩子自由呼吸的空气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如果碰上了热血沸腾的话题,总是深深呼一口气,反反复复琢磨半天,才会战战兢兢地下笔,不会逞一时之气,图自己痛快,不注意社会的效应。真理呀,它不属于感情用事者,恰恰属于反复思考者,我们没有办法得到十全十美的东西,但可以思考出接近真理的一切。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民国的一些大师,如果用现在的一些选拔人才方式,还能不能同样地取得辉煌。答案肯定不尽如人意,钱钟书据许多材料可见,他老人家就没办法把数学题目搞清楚,只是对语言类特别感兴趣,恰恰是在语言类脱颖而出,才被清华大学校长破格录取。

其实,当时的清华也罢,北大也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偏才、怪才,不仅学生如此,甚至连老师也不例外。造物主总会给这些符合自然规律的精灵成就自己的机会,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得到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自古以来,有许多哲学家就非常赞同天地人感应相生,只有符合天道、地道,人道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朝的龚自珍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我发现人才如果在一个模式中选拔,自然辜负了天地的规律,许多人才必然归于平庸,直至白白地到人间走一遭。

昨天到旧书摊买了一本有关李煜的传记书籍,作者杨军就提出这位写词高手却在命运的安排下,成了偏于一方的南唐后主,没有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自然会成为宋王朝的阶下囚,这样的生活变故固然给这位天才高手词作内容提供了新鲜血液,可整个人生来看无疑是一个悲剧。

也许是造物主的缘故,也许是命运的使然,天地之间,常常在无意中造就了一个天才的诞生,这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们常常在寻找,人才如何自然诞生,殊不知天才的成长之路千变万化,如果真的找到这样的路径,一个模子的克隆下去,那又是非常糟糕的事儿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做的最多的常常是如何让孩子们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获得更高的分数,从而迎合世俗贪婪地追求。其实,天才常常脱离全才走向偏才、怪才,只要在品德上得天独厚,他们经过一系列不公之后,还能多多少少地看到改革发展美丽的春天。

有些老师非常不解,为啥有些孩子在学校里考的成绩数一数二,怎么到了社会上一混就变得平庸不堪,相反有些小毛孩在学校里调皮捣蛋,成绩也学得平平淡淡,可一步入社会不出几年,却成了社会上数一数二的人物,这样的现象决定了我们的选拔制度存在先天的缺陷,没有像社会那样,给每个愿意发展的人以个性化平台,也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每到暑假,人们就开始谈论周围孩子的中高考成绩以及录取了什么样的学校,很少有人去分析周围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总是只顾眼前利益不关注人发展的自身规律。我们没有资格对于偏科的孩子吆来喝去,更没有必要对调皮捣蛋的孩子过于苛刻,也许上天带来了这些孩子都会有不同寻常的理由,只不过单一的选拔制度遮蔽了许多人的双眼而已。

试想想,一只翱翔天空的雄鹰,你硬是要求其在无边的大海上游泳,一条自由快乐的海豚,你硬是让其练习如猴子一样的爬树,这样的教育方式前提就是失败的,方法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这还需要选拔人才的方式多元化作为支撑,否则,师生之间有无穷无尽地口水战需要进行下去,而且没有更高的价值。有一段时间,我也为自己班级考取了多少重点学校的学生而沾沾自喜,可认识的不断深入,似乎这样的热度无形中已经归于平淡。

只有真正意义上了解天才诞生途径的多样化,我们才会从不同地角度去审视一个孩子的发展。我常常会帮助一些偏科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原因只有一条:如果这些孩子能够考进更加专业的学府,说不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给这类孩子挤出可以呼吸的空间,至少可以减缓孩子背负环境本身带来的痛苦,也许别人看来有些浪费,但是从孩子生长的角度看,无疑是非常有效地。

面对性格不一的孩子,我们除了在思想品德上要率先垂范外,更需要给不同的孩子以呼吸的空气,只要坚持活下去,美好的春天总会为有准备、有胆略的人绽放美丽的花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意义。(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