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优秀无需纪律维持


标签:
课堂纪律佐藤正夫夸美纽斯教育 |
分类: 教学天地 |
课堂优秀无需纪律维持
夜幕降临了,儿子的作业也做好了,我也忙完了其他的一切家务事,很快上床,不干别的,就是看书。我们父子俩各自挑选喜欢的书,时不时地分享读书的心得。
最近,小家伙在我的引导之下,特别喜欢看书,自然不是老师指点的那些书籍了,杨红樱的系列已经看了差不多了,郑渊洁的四大传记更不在话下,哈利波特系列已经看完了四部,查理九世几乎全部看完,现在又在看怪物大师。真的应该感谢这些伟大的作家,他们用自己童心般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自然也丰富了儿子的课外生活,写起文章来,也有了感觉,不再那么的绞尽脑汁。
每每读书的时间,整个房间都很静,几乎听到各自的呼吸声,电视已经远离了我们,快乐似乎在书海里时不时地荡漾。其实,这个时候,儿子是不需要我们这些大人去管理说教的。我不由得想起了课堂,一个教师一辈子打交道的地方。面对那些狡猾的“小破坏分子”,我们总是选择时不时停下来,维持一下纪律,似乎没有这个,课很难正常地进行下去。
这些可爱的家伙,也许是年龄的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纪律方面的问题,这在一个年龄愈小的班级或者成绩不理想的班级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孩子们刚刚走进学习知识的殿堂,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表现出一定的不耐烦,另一方面,上课如听天书,自然痛苦不堪,闲则生非也就非常容易做到了。
窒息的课堂,这几乎是师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由于种种的因素,这样的课堂却时时存在。有时候,本来师生都非常高兴,但就是因为一道题目,下面没有一点反应,自然师生关系就变得紧张起来,难怪有孩子上完一堂课会摸摸自己的头额,冲着没人的地方大喊一声,太可怕了,窒息得要命,不希望下一堂课这样。
在每个学生的记忆里,似乎都有这样的窒息课堂存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记忆渐渐模糊而已,亏得人有遗忘这样的功能,否则不知道要痛苦多久呢。也许每个人都希望一个快乐自由的课堂存在,这无疑是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了。
夸美纽斯说过,只要正确地组织了教学,那么外在的纪律,诸如上课时“不许东张西望”、“静一静”之类的纪律,自然就没有必要了。日本教育专家丰田久龟先生在为大教育家佐藤正夫撰写的《教学原理》这本书的前言中就这样写道:“日本的优秀教学实践家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每当他们在教学中想作出‘静一静’之类的约束时,总会自我戒备、及时调整、最终创造出即使没有‘安静下来’的指令,儿童也能聚精会神地听讲的课堂氛围。……学习之所以不成立和不成功,根子不在儿童身上,归根到底是教师未能尽心尽职。”
这句话着实令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汗颜,也许我们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决定了自己不愿意审视自身,而老是把课堂的混乱归结到孩子身上,这是多么可悲的想法呀。在目前的教育发展中,我发现日本人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许多优秀的日本教育家,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许多教育家未能实现的理想。
也就是说没有课堂纪律的维持,这恰恰是一堂课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最有效地衡量尺度。记得有一位行政领导讲了一个故事,他去听某个老师的课,实在听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只能让在旁边听课的老师把这堂课继续下去,没想到,换了一位老师,整个课堂的效果立竿见影地发生了改变,孩子们本来乱糟糟的,此时变得静悄悄的,一个个都是专注的样子。
我非常佩服这位行政领导的勇气,毕竟他的潜意识里还是装着孩子,后来呀,自然是采取各种办法帮助原来的老师如何组织有效地教学。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宛如昨天刚刚发生一样。我们需要正确地组织教学,这是每个教师终身所应该追求的,否则真的会误人子弟。
一个想尽办法让孩子动起来的老师,他在无形中已经在追求课堂的最高境界,只不过,真正意义上地尊重儿童的学习,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关注每个孩子,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展示的机会,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得到孩子们的喜欢。
如果孩子觉得时间很快过去,还在那儿回味,静静地等待着下一堂课的精彩,这样的课堂何尝不是孩子们快乐的殿堂,自由的知识王国。(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