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优秀教师凭什么工作


标签:
教师良心管理者绩效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一线优秀教师凭什么工作
一天的思绪稍加整理,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反思似乎成了早晨的必修课,总会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效。回味昨天,闲闲碎碎的琐事皆以忘得差不多了,唯独一位同事开会讲的故事难以忘怀。
现在不是推行绩效考核,本来国家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广大教师的待遇,可事实上如何呢?同事讲的就是有关这方面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绩效考核之后,一线的一名优秀教师并没有感到怎么样的高兴,自己认真算了一下,只比那些普普通通地老师多一点点钱,最多也不超过一百元。同事问他凭什么工作,这位教师很坦率,凭良心说话。
其实,这个故事我至少听了有三次,只不过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而已。一次是自己做学生之时,老师就在课堂上说,你们要认真学习,尽管我们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好,但是尽力而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们努力了,也一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还有一次,那是刚刚参加工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就难免要问一些优秀的教师,他们也一样每天忙来忙去,一干就是几十年,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自己的行动,他们也非常一致地回答,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到底是什么,本来还模模糊糊的,一旦干的时间长了,也有了一点心得。如果你哪一天没有认真的备课,到讲台上是空落落的,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目光,总有一些愧疚之心,自然不敢怠慢。
教师,我们的政府领导很少尊敬,他们总认为这个群体的人,只要能跟工人差不多就行了,稍有些起色,就会马上给自己调工资,生怕跟这样的群体同列,殊不知,学校和政府各个单位性质其实差不多,都属于服务性的地方,只不过是官僚主义在作怪,打心眼里觉得当官的高于一切,对教师工作的百般挑剔也就自然而然了。
在这个滚滚洪流中,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守住自己良心的底线,他们也渐渐地学着社会上一些势利之徒的样子,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嘴里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儿,自然毁坏了我们这样一个群体。
其实,老师也是人,并不是什么神,如果是神,为什么七仙女要下凡,嫦娥也不会后悔,神的日子并不那么的悠闲。贾平凹先生在《废都》里面有一个片段,那就是一位老师在上厕所,某个孩子看见了,问了一句,老师也上厕所呀。人呐,一旦被所谓的神化,自然对这样的人,社会有些苛刻,完全可以不要家庭,完全可以不要健康,最好不要吃饭,这样的蜡烛理论,不知道害苦了多少一线教师。
每年到退休教师那儿去慰问,总是看到自己将来的影子,要么一个人孤寂地呆在家里,要么神经病一样的在家里大呼小叫,要么长年吃药没完没了,只有少数人,可能是子孙争气,自己心态好,才不至于我们这个群体全军覆没。
老师,尤其是一线的优秀教师,几乎没有人不在中年以后不吃药上班的,尽管标语上打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快快工作五十年,殊不知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否则,教师体检也不会发现那么多的问题,更可悲的是,这些教师长期地超负荷我们的领导还认为理所当然,也不知良心被什么给吃了。
人呐,要讲良心,我觉得要将心比心,不要自以为是。我们的有些管理者,总是对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挑三拣四的,拿着上级的某些不合校情的要求作令箭,在那儿说得吐沫横飞,殊不知,自己也来适应一下自己的要求,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几天。老师要讲良心,要跟学生换位思考,管理者要讲良心,也要与教师换位思考,否则,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诞,自然不能和谐共处。
良心,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在这样的社会里,有些人脸皮厚一点,老是放低自己的人生底线,有些人要求高一些,自然要吃许多哑巴亏,实在没办法,只能以良心的安慰来鼓励自己。
教育这个行业跟工厂流程完全是两回事,可以由教育者本身决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任何管理者很难检测到的,有人也许说,考试呗,我认为从人的终身发展这个角度考虑,一切都是那么的肤浅。
亏得一线优秀教师还有良心,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还在那儿挑三拣四,而不是将心比心,也不知道良心的底线能够维持多久,值得思之!(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