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想拥有正能量的年轻人


标签:
年轻人正能量春节情感 |
分类: 人生感悟 |
致想拥有正能量的年轻人
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每次写文章时都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会过于关注歌词的内容,非常愿意跟着音乐的旋律写点有温度的东西。其实,每年的春节晚会,之所以许多人喜欢,恐怕也与正能量有关系。
无论是歌颂社会新风尚还是揭示社会不正常的问题,大伙都能在欢乐声中快乐的度过除夕夜,外面爆竹声声,烟火闪闪,室内歌声悠扬、笑声不断,这也许就是正能量带给世人最好的礼物吧。
蛇年春晚,引用了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片段,多少能够振奋国人的心。人只有有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不至于太过于小心眼,多多少少会让宽容之心存在。房龙先生说得好,所有不宽容的根源,都是恐惧。我们常常会用调侃的心态看待是是非非,自己总会不至于变得痛苦不堪。
两个小和尚在争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老和尚一句话,不是风在动,幡在动,是人心在动。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抱怨声不断,不就是一些人总是以这事不赖我的方式来站队,自然会出现鼓噪声不断,自己的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梁启超先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也看到老师康有为还在那儿大谈特谈君主制的好处,再加上后来的一些政客把中国搞得乌烟瘴气,这自然让先生非常失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少年中国说》自然成为许多编者选课文原因所在。
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青年人都能够拯救社会,鲁迅先生曾经也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结果也变得非常失望,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枣树下,面对如钩般的月亮,负戟独彷徨,没有办法,躲到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了。
人呐,一旦没有正能量,哪怕是十几岁,也会把这个社会看得淡淡的,结果就会造成许多人对社会的发展缺乏热情,整日里思考问题非常短视,从不会从大局出发,这样的人往往会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力,社会的进步也就会大打折扣。
我发现一些老年人,他们的作品里反而有了一些温情,让每个读者获得正能量。我想年轻人最好要多看看一些老年人的作品,说不定你会找到自己前进的动力。有些年轻人写的东西,还有一些所谓成功人士写的东西,无非是迎合自己的欲望,搞得许多人都不知道怎样对待生活了。年轻人一旦对生活本身缺乏认识,自然会产生一些偏见,随着这种认识的加深,自然误入歧途,这对于自己的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说实话,我们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存在或多或少的不正确的认识观,直接来自于自己的性格,间接来源于家长、老师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世界观的没有确立,这些不正确的认识观一旦深入骨子里,那是再糟糕不过的事儿了。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在上课之前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把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自己哪怕再怎么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也要把希望的火种带给每个孩子。孩子们考得不好,我不会单一的在哪儿谩骂,常常是鼓励的居多。人呐,既然抱怨不能改变什么,我们就有必要调动自己的积极因素,却改变身边的一切。
我喜欢跟有正能量的年轻人交往,他们在交流中不会仅仅摆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而是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客观地思考,从而形成一个个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年轻人往往会成为社会的顶梁柱,谁也没有办法阻挡年轻人发展自身的未来,这只要观察一下年轻人的微笑是不是发自内心就知道了。
这不,同事的孩子利用放假时间,到超市里进行打工,放弃了在家里清闲过年的日子,这样的生活态度无疑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问她,在超市里工作苦不苦,她一脸笑容,说反正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在超市里干点事儿,还能提高自己社会实践的能力。真的佩服这样的年轻人,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什么,这样的人将来会更加成功地把握自己的未来。
有许多年轻人把自己的经验寄托在别人的成功基础之上,无所顾忌地把一些成功人的书拿过来看,不关注人家对生活的态度,只关注人家创造成功的方法,这样的年轻人,自然会纸上谈兵,很少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在爆竹声中,我热心地希望年轻人,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这样的生活你才会学会打理一切,主宰自己的未来。(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