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乡村不寻常


标签:
孤寂乡村春节家居 |
分类: 人生感悟 |
孤寂乡村不寻常
春节来临,我们回到老家,只是零零碎碎地出去办点事,其他时候,都在乡村里度过。父母亲非常开心,忙这忙那,儿子跟着膨胀起自己的欲望,要这要那,老人们一点也不嫌烦,总是尽一切可能性地满足。
弟弟一家三口在年前也回来了,也许是结婚时候的约定,他们需要轮流待在两头,今年不在老家,自然没有了更加热闹的场面,儿子只能一个劲儿喊我一起打羽毛球,如果小侄儿在家,我们完全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下好了,儿子一旦闲下来,就把持着电视,我们只能逼着自己看动画片,什么葫芦娃、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水漫金山、十二生肖、马丁的早晨等,除非夜深人静小家伙睡着之时,可以看一会儿今日关注、晚间新闻等节目,了解一下国内外大事,不至于自己与世界脱轨。
偶尔打电话给弟弟,除了祝福,他也知道我们的意思,可惜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还好,我们在家陪伴父母亲,否则不知老人家们在家里怎么度过,可以想象,春节期间一定不是滋味。
此次祭祀祖先,爆竹几乎是儿子一个人包了,小家伙玩得愈快乐,老人们愈是笑得合不拢嘴。儿子喊着无聊之时,老人们竟然搬出了过去的小游戏,一次次弯下腰来,尽量让小家伙玩得尽兴,生怕我们回到新房子里去。
父母亲看着我们买这买那,总觉得过意不去,一个劲儿地劝阻,殊不知,作为儿女,我们欠得太多了,家里的开支一年下来,也有两三万元,父亲没有开口,硬是扛下来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女也不容易,需要买这买那,自己宁愿省吃俭用,除非实在忙不动了。有时我们也劝他们把田里的活儿丢下来,不要再到外面去干苦力活,父亲就是不愿意,家里的田几乎是母亲一个人支撑下来的,只有大忙季节,我们才会腾出时间,帮一点忙而已。
父亲是个多面手,做泥水匠,又会乐器,帮着人家办白喜事,一年到头,很难清闲下来,一家只有九十多岁的奶奶赋闲起来,可是,她腿脚不便,嘴还是在唠叨不停,满脑子的还是忙碌,搞得后辈们都有点不忍心,希望老人们不要过于操心,只不过是希望而已。每每弟弟回家抱怨,我都一个劲儿地劝阻,毕竟老人们还有一份自己喜欢干的事儿,一旦丢下来,真的不是事儿。
其实,在左邻右舍我们一家无疑算得上最幸福的家庭之一,有更多的人家更加的冷冷静静。父母亲有了我们兄弟俩,不至于过于孤独,反正有儿子在自己身边,还算满足。有些人家,当时相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了一个娃娃,这下好了,尤其是一个儿子的家庭,常常是两头跑的情况。
这下好了,养了儿子的,只要到其门口走一走,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地冷静,再加上其中有一个老伴儿没有了,老人只能靠着自己在那儿毫无表情地祭祀祖宗,打一声招呼,他们会挤出一点笑容,生怕给自己的子女带来一点不是。
如今的社会,生一个女孩子,几乎全家上下拍手称快,原因很简单,有了女孩子就等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生一个男孩子,你就要有做好孤独地准备。还好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儿子班上有许多女孩子不再是独生子女,这无疑缓解了这样的尴尬。
最痛苦地莫过于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亲,常常是非常的孤独,这也就是目前农村过于冷静的原因所在。那时父母亲经受了罚款的苦难才有了现在不至于冷静。
每次看到一些孤单的老人从家门口走过,我们总是表现得非常热情,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老人们的孤独能够缓解一点点。我们不需要再为温饱问题担忧多少了,可是作为一个社区,这样显然不够,我们的养老机构也仅仅停留在吃穿住之上,社区也不过是一个机构而已,许多孤独的老人并没有感受到没有儿女的情况下别样的幸福,这恐怕是我们每个领导者需要正视的问题,只有人人都快乐了,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地具备正能量。
花落还有花开之时,可是岁月的流逝,人却不可能永远年轻,每每听着周围传来哀乐之声,我总在想,啥时候,乡村里不再那么的孤寂?抬头看看天,雾霾一片!(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