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自己给力
标签:
快乐老人家教师健康 |
分类: 教育论坛 |
快乐自己给力
曾几何时,跟着慰问大军到退休教师家去,那简直是一大煎熬,要么是诉苦的最佳时刻,要么是家里冷冷清清,要么是满脸的皱纹,甚至有些人都成了神经病似的。
我一直在担忧教师这个群体,不免在嘀咕,这样的生活,还是不退休的好呀!每次去一下,心里都会疙瘩一次,渐渐地有些不愿意想象自己的未来了。如果不是这次慰问,我恐怕也会把这种认识进行到底。
一个老教师,今儿已经将近九十岁了,精神还特别地好,非常幸运这次相遇,才彻底地改变了这样的片面认识。老人家的儿子也非常地孝敬,为了母亲能够安度晚年,千万百计地寻找关系,别小瞧一点点礼品,老人家显得非常地开心,准备了四五个果品专门招待我们。
如果不是老人的儿子说自己母亲的年龄,我们很难想像这位老人竟然是高寿,总会认为这位老人刚刚退休而已。老人爽朗地笑声一直回荡在客厅里,没有一丝的疲惫,更主要的恰恰是一种气质。老人一天到晚把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来不会自寻烦恼。
老人说,我很少到医院看病,真正拯救自己的不是医生,而是自己,她曾经是一名音乐教师,现在也偶然带几个小毛孩,一方面陶冶自己的情操,一方面也为教育做点贡献,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据老人的儿子说,他们一家几乎人人是教师,一进门,全家人都非常地好客,搞得我们这些慰问大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老人喜欢有客人来访,也喜欢看一些健康方面的书籍,更愿意到楼下面去快乐的漫步,没有感觉自己年龄怎么样大,担心自己的未来。
去年,跌了一些小小地跟头,她没有到医院去接受什么检查,而是靠自己硬是挺过来了,讲到这儿,老人的小儿子笑了,毕竟老年人的幸福就是一个家庭的最大快乐。老人只要有什么愿望,自己的子女都会想尽办法进行解决,哪怕在千里之外。我常常想,什么是孝道,这下终于找到了答案,不就是作为子女要及时满足老年人的心愿吗?不要再让自己的父母操心,让他们非常快乐地享受晚年吗?
其实,金钱的多少与人的幸福本身关系并不怎么密切。那同样多的钱,但幸福指数却千差万别,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幸福程度。我们慰问的老人,只要是发出爽朗地笑声,一般都没有什么疾病缠身,即使存在,也会有使不完的力量。
人们一直在寻找正能量,殊不知认真经营和谐的家庭,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生活的正能量的源头,只不过有许多人不愿意而已,老是唠叨自己忙不完的事情,殊不知这样做只能使自己过于疲惫,从而迷失生活的方向。我发现有许多老人晚年活得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子女不争气,老是不省心,害得老人们担惊受怕,害了家庭,更败坏了美丽的幸福。
人的修养不是一两天所能得到的,他需要你不断地参悟,从而寻找到生活快乐的真谛。老人说得好,遇到不快乐的事儿,总想着这样的糟糕的事儿迟早会离开,有啥理由不快乐。一个人生命终归有极限,但是这样的认识却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延续得更长的时间,可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整日里都在为自己的欲望而操心,似乎老天爷生自己是一种错误一样,抱怨这,抱怨那,这类人对工资非常地敏感,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来问个没完,我们知道,这样的人一点闲下来,就会直接想一些不开心的琐事,似乎就是装坏事情的机器,一旦喷发出来,有时连周围的人也跟着遭殃。
曾经有一个哲学命题,那就是做一只快乐的猪好,还是成为痛苦的苏格拉底,说实在话,在乐观人的眼里,完全可以成为快乐的苏格拉底,设计这个命题的人本身就不想拥有快乐,难怪得到这个命题的人也跟着痛苦起来。
猪八戒在西天路上非常快乐,究其原因,不就是自己有一颗幽默风趣的嘴巴吗,这也是许多女士喜欢他的根本所在。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活得太过于是非分明,沙和尚活得过于沉默,唐三藏则过于呆板,亏得八戒的存在,否则,有几个人愿意看《西游记》几眼?
人的快乐是自己给的,愿快乐走进千家万户!(钱永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