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趣在坚守中创造奇迹

(2013-01-14 08:59:30)
标签:

兴趣

坚守

孩子

成长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兴趣在坚守中创造奇迹

兴趣在坚守中创造奇迹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学习中只要调动孩子的兴趣,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自以为是的作为经验加以介绍。

每次看到这样议题的论文,我总喜欢跳过兴趣的阐述,直接看笔者下一阶段的措施,可悲的是,许多教育研究者似乎误认为,只要兴趣存在,在兴趣上下功夫,其他方面可以不要过于在意。

我们不可否认兴趣带给了教育工作者一定意义上的效果,但是,仅仅是兴趣,孩子们还是很难创造出更高成就的劳动。记得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苏格拉底问孩子们是否能够坚持做甩手运动,一个月下来,有些孩子不愿意干下去了,再过几个月,已经没有几个孩子了,一年下来,只剩下一个孩子,那不是别人,真是柏拉图,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师的学说,成为哲学方面新的奠基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大千世界,有许多事情并不一定能给人们长时间的兴趣,即使一开始能产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工作会变得无比的无聊,谁能够忍受孤独、无聊,学会坚持,才会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社会上,有许多人,他们干工作没有钻研精神,总是像小猴子掰玉米一样,一旦工作变得无聊,似乎一下子没有了兴趣,或者学了一点皮毛,就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自然会选择到更好地地方去干其他的事,反复地跳槽,直到岁月沧桑,自己也一事无成,能力渐渐被世故吞没,自己逐步没有了自信心,也学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心安理得,才会在享受中度过每一天。

这样的人常常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他们宁愿一辈子在那儿捧着手闲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风格,创造一些显著的成绩。如果身边有人在试着改变,要么说风凉话,要么想办法加以阻止,似乎别人的改变会危害自己的利益,一下子,一个勇于改变的人,他不是在专心地创造自己的新生活方式,而是在绞尽脑汁地试着应对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一旦意志不坚定,也只能半途而废,跟着颓废起来。

在我们身边,想要有所成就,千万要低调,最好默默无闻,哪怕一个人都不知道,这样反而会更好。一旦你不经意间透露你改革的立场,许多人会莫名的仇视,自己会非常孤独。除非你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自以为是地胡作非为,说不定还会有人在那儿为你呐喊加油。

智慧常常不属于肉食者,尽管《曹刿论战》里,人们劝说曹刿,天下大事,肉食者谋之,但是曹刿认为那些肉食者目光短浅,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在网络间,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可思议地工程或者事儿发生,劳命伤财,浪费了国家的钱财。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常常来自民间,可是这样的几乎只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低调生活,他们的一些创意思维也只能在小范围能发挥功效或者慢慢地死去。难怪韩愈在《马说》里会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有人非常感叹,国人的创造力哪儿去了,过去科学家还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有自己的国产汽车品牌,可是如今呢,几乎市场上国外的产品呈一边倒之势,许多国货没有了市场,想想实在令人悲哀。

一方面许多人仇视别人的改革,另一方面有权有势者在那儿急功近利的胡作非为,更主要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暴发户,耐不住寂寞,似乎坐不住,这样的心态,只能让社会的创造力变得非常地脆弱,这是不可忽视的大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在兴趣培养上下功夫,但是仅仅局限于兴趣本身,想创造出巨大的奇迹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人在有兴趣时,可以兴致勃勃地干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我们很难让创造力引向深入。就像火药成了国人的爆竹,却变成了外国人打开国门的枪炮,指南针成了国人的风水罗盘,却是外国人航海的重要工具,快速加入到殖民掠夺中去。

我们考虑问题的浅薄,往往会做什么事情都不讲究精益求精,而是选择敷衍了事,常常是半途而废,这样的工作方式又怎么能够创造出东方哲学的奇迹能量。

东方雄狮是醒了,但是狮子想位列世界之王还需要深入思考,不能仅仅是出于兴趣。(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