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从坚固的城堡中走出来

(2013-01-06 07:48:40)
标签:

城堡

贪官污吏

邹忌

情感

分类: 人生感悟

学会从坚固的城堡中走出来

学会从坚固的城堡中走出来

杨绛先生在评价《围城》时说过,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这样的话确实恰如其分写出了芸芸众生的生活,《围城》的寓意一语道破。人呐,几乎都在苦苦经营自己的生活城堡,似乎愈坚固愈好,最好坚不可摧,拒人于千里之外。

如果你新买了一件衣服,走在大街上,遇到老俗人,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嗨,买新衣服了,哪儿买的,多少钱,然后是五湖四海的闲扯,无非就是自己经营城堡的一点心得。这时候,你哪怕再怎么陌生,也要吆喝几句,否则,就算最好的朋友也会直皱眉头。

鲁迅先生曾经说道,每天国人打招呼,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天气,然后相互打哈哈,似乎不这样,一天的日子就没办法过。我觉得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智者,他一直在客观的观察自己的同胞,总会发现一些国人乃至人类存在的丑陋,正因为如此,许多文人不怎么喜欢这位老爷子,难怪先生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在生活中,我们从出生开始,父母亲就在告诫,不要干这,也不要干那,就像一个姗姗学步的婴儿,家长总会围着一个圈,生怕孩子跌倒,一旦天冷了,加了一层又一层,生怕孩子被风吹倒,孩子稍不如意,家长马上闻讯赶到,问这问那,似乎欠了孩子的债似的。可以说,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亲就在给自己的子女构筑坚固的人生堡垒,生怕孩子会走弯路,这也决定了许多孩子形成了思维定势,总觉得躲在城堡中安全。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啃老族,在一定程度上就与这种方式有必然的联系。

孩子渐渐长大了,我们的学校又在为孩子操心,只要不符合规矩,马上老师家长一起上,大呼小叫的,直到孩子低头认错。在我们身边,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好孩子,更多的大人潜意识里认为,只有听话的孩子才能算得上好孩子,这也就决定了许多孩子长大后,规规矩矩,思维僵化,没有勇气进行创造。有人说,在班上十名左右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有前途,深究下来,其实很简单,这样的孩子,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不崇拜的心里,尽管学习的时候老是犯错误,但是这样的怀疑精神一旦坚持下去,他们出类拔萃也就不奇怪了。

每当走在大街上,看着一些人来来往往的,你去问他,他会很爽地告诉你,自己去上班,如果你问他一天有什么收获,恐怕大多数人会支支吾吾,或者横眉冷对,也许认为你脑子出了问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许多人生活的常态,他们不愿意干出一些伟大的事业来,比如我坚持写文章,许多人就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老师本职工作就够忙了,还有这样的闲工夫,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可以在那儿聊天,可以在那儿上网打游戏,这样的时间几乎清一色的浪费,反正闲与忙是自己的事儿,没有谁可以干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构筑一个安全的生活堡垒,在堡垒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也就出现了一些圈圈,哪怕你再怎么有才干,如果你不是圈子里的人,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干苦差事的主,只有圈内人士才能逍遥的享受生活。在社会上,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潜规则,也就是私下里都知道的一些做人哲学,这就是腐败的温床,导致许多有识之士陷入其中,乃至于迷失了方向,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灾难。

能够时不时跳出堡垒的人,常常是伟大的人物,这样的人常常能够看到许多别样的东西,齐国的邹忌就是其中的典范,他不会被一些甜言蜜语搞昏了头,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从而使齐鲁大地上的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愧是人中之杰。

自古以来,许多贪官污吏,他们本来也是杰出的人士,但是自己苦苦经营的堡垒太过华丽,乃至成了自己背负的黄金窝,一旦目光盯着铺天盖来地荣华富贵,自己将很快沉沦,直到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好日记往往也就到头了。清朝时期的和珅就是其中一位,本来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反贪高手,一旦羡慕起富贵来,自己马上蜕化,真正成为天下第一贪,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贪婪到啥程度。

学会从自己的城堡中走出来,伟大的人常常如此!(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