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国尖子生可悲进行时


标签:
尖子生孩子老师社会约翰·格登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别让中国尖子生可悲进行时
也不知从什么话题开始,办公室里的同事谈起了自己的一些得意学生,更多的是惊喜,也有一丝的惋惜。天地间,啥事都很难料定,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除了感叹之外,似乎总觉得如今的教育体制需要改进,否则,多少智力非凡的人还会变成游手好闲之辈。
这不,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人约翰·格登15岁在伊顿公学读书期间,其生物学成绩竟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在最后一名!他的其他所有理科成绩也都排名靠后。但是64年以后的今天,他却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
其实,像这样大器晚成的人并不少,可我们的教育体制还在顽固地保持着自己愚昧、落后的理念,培养一些毫无用处的四脚书橱,继续演绎人间的悲剧。
同事们还在讲述身边的真实故事,我不由回忆起自己的同学,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可惜,现在已经离开了人世,多少有点伤感。
这位同学,上学期间,学习非常认真,别人在外面玩,他却在教室里认真的演算、思考一些作业。小小年纪,头发就白了一片。那时的自己,也非常认真的学习,可就是没有他那样的专心,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自己是个学生。老师当时评价我是天分有余,努力不够。亏得自己还有顽皮的天性,亏得当时父母亲并没有太多的干预,自己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青春叛逆期。如今一不小心成了孩子们的老师,一点也不敢怠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也不敢讨厌,因为他们身上总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在晃动。有意思的是,这样做却意外的使自己成了公平、公正的老师,着实有些惭愧。记得在QQ聊天时,有过去旧友哈哈一笑,抛下一句话,这鸟人现在还写文章,当年他的文章说多臭就有多臭。我自觉天地之大,完全可以由自个儿做主,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就是这个道理。可惜的是,我那非常认真的同学,由于上中专时,在学校里发生了一件小事,自己钻了牛角尖,整日里放不下,乃至于紧张兮兮的,竟然得了精神分裂症,不慎落水身亡。
同学已经没有了,其实,在同学聚会时,我们又会听到更多同学的故事,有些上学时并不怎么样的,上天给了一定的机缘,自己再加一把劲,在社会上也能干出点名堂,也有一些所谓的尖子生,听说出国了,至于有没有为人类做出什么贡献,我们没有打听到。还有一些人,相见不如不见,做学生时,自己还有点灵气,可一旦步入社会,不知怎么搞的,满口的吹嘘,满脸的虚伪,满肚子的庸俗,典型的平庸主义者,你很难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人类存在的精华。
我渴望同学之间有空聚一聚,又害怕一些人的变化太大,自己承受不起,只能硬着头皮在这本该休憩灵魂的地方漫无目的的游荡、敷衍。同学之间,本来无话不谈,此时只能欲言又止,有点不是滋味。人呐,就是这样的,你永远看不到他的整个部分,否则,看走眼的事儿也不会发生。
“唉,当时那样,现在怎么会这样,没想到,没想到。”同事讲自己曾经的一位高材生,不由自主的叹息。这个学生,据同事说,上学时,也特别的认真,写的字非常好看,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就像铅印的一样,学习非常刻苦,从来不需要老师怎样的督促,当时老师看着小家伙离开的背影,都会发自肺腑的说,小子将来无可限量。如今,这小子也已经为人父母,可就是不务正业,有儿子不好好抚养,有家庭不好好珍惜,一蹬腿到外地谋生,压根儿不管父母亲的死活,这样的人,不要说对社会有啥贡献,只要不破坏就算感谢佛祖了,难怪同事有点凄凉。
这还不算最伤心的,另一位同事的学生,也就是屡屡考第一的尖子生,一如既往的好强,走到哪里都要整个第一,结果精神衰弱,简直成了神经病患者,在家里只能干些简单的活,成了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还不如我们这些调皮愚钝之人,至少还在为社会干点事情。
尖子生的成绩有目共睹,甚至会成为社会的焦点,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可是,这些学校佼佼者的后续故事,我们的社会恐怕很少去了解,急功近利真的害苦了教育,毁灭了孩子!(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