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需要学什么


标签:
孩子学习习惯于丹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孩子到底需要学什么
“孩子到底需要学什么?”我都有点疑惑,内心深处怎么会突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细细梳理下去,却发现大有文章可做,只能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写一点东西,以便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走进学校,问一些孩子,你来学校干什么,可能答案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来学习的。细细追问下去,孩子会满脸茫然,内心深处不免嘀咕,除了学习还有什么。佛教里强调一个悟,其实,有些和尚念了一辈子的经也没有悟出个道道,一旦机缘巧合,挺有修为的人一两句话,说不定就豁然开朗,我称之为顿悟。顿悟是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你的猛然棒喝,才会获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人之一生,同样活在世上,有些人活得轻松自在,有些人活得痛苦不堪,还有些人活得碌碌无为,之所以花样百出,不就是轻松自在的人参悟出天地之间,人应该天人合一,一切随缘而定,痛苦不堪者往往是为名利所累,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整日里患得患失,本来有思维潜力的,也会自然而然的迷了本性,这样的人生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快乐,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成功上帝就给了一瞬间,绝大多数时间,人都是在平常生活中度过。至于碌碌无为者,这是人间的大多数,他们着眼于当下,从来不考虑什么未来,即使想到了明天,也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至于为什么活,往往纠结于生活本身,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必要说三道四,毕竟他们还在生活,还知道安排生活,就像这次中央电视台安排的一个话题,你幸福吗,有些人答得不知所云,尤其是在茫茫人海中奔波的人,常常是在乡村角落里,那些朴素者说了一些平凡而意味深长的话。
我们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自己怎么样的活法,大人的一切,有些是很难改变的,一旦人到来二十开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渐渐形成了,改变社会的方式,我觉得伟大的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只知道学习,除了学习,就不能享受学校里其他的东西,这其实跟现在的教育风气有关系,家长需要孩子考得特别高的分数,以便上高一级的学校,自己可以少花钱,这本来也没什么厚非,可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导致整个教育都走世俗化之路,师生之间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学习,发生矛盾冲突的也是学习。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的独立精神,一味地谄媚于世俗,这样的教育再怎么改革也没有生命力。有人也许会说,民国为什么能培养大师,道理很简单,那时候的 许多老师还具有书生气,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懂得做人的重要性,这一点上,现在绝大多数老师都很难比肩。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老师的行为在起作用,我经常听到一些课,老师在围绕知识喋喋不休的没完没了,至于里面隐含着的人生道理,只不过言不由衷的说上两三句,恐怕连自己都不会感动。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对孩子一生成长最大的亵渎。
这个世界,我觉得太需要思想、感情以及行动了。于丹教授认为当今的小学需要开设工艺课,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劳动活动,引导孩子建立“劳动光荣”的意识,着力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中学需要开设挫折课,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再加上目前的独生子女特别的多,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对生活的困难预计不足,进而出现心里困惑,轻视自己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的遗憾。大学需要开设职业课,许多大学生不是想着怎样为社会做贡献,而是挑三拣四的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样的生活工作方式自然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真正的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一切别样的环境,千万别把住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妨,说不定相邻的行业会带给你一定的启发,让你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诞生。
孩子在学校学什么,我觉得学校里的每一个都要问一问,管理者问一问自己,有没有给孩子设计出更多的平台,老师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随时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们要问一问,自己除了在学知识方面有收获,在做人、学会生活方面有没有启迪,这样的“晨则省,昏则定”的学校一定会比其他学校走得更远,孩子们也一定会成为社会方方面面的佼佼者,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为什么有许多孩子自傲自大,有许多孩子对家长和老师不礼貌?社会上一些冷漠现象怎么产生的,这其实都是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做好学生到底学什么的问题。
看来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尽管道路漫漫,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上下而求索式的走下去。(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