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加减法——快乐生活真谛


标签:
人生王蒙杨绛老子 |
分类: 人生感悟 |
人生加减法——快乐生活真谛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说的就是学习讲的是增益,是用加法积累知识。而学习掌握与身体力行大道,则是要用减法,减了再减,更减,一直减到并能以做到无为的程度。——摘自王蒙《老子的帮助》
王蒙先生,不愧是当今的一代宗师,这位可爱的老人,喜欢阅读古代书籍,如《红楼梦》、《老子》|《庄子》,更有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读《老子的帮助》,你会离真理更加接近,也会更加喜欢自己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觉得人呐,总是在重复演绎着一个故事:一个人,本来是来欣赏美丽风景的,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还是偶然的际遇,这个人眼里的好风光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美丽,他想占有这美丽的一切,这种欲望带来了自己无止境的贪婪,每到一处,看到好的东西,都希望得到,看到别人占有了,自己会非常的愤青。搞得自己生活品质下降,渐渐偏离了来这个世界的本来目的。这时候,这个人不再关注美丽的大自然,而是关注别人的优秀,在意自己的荣辱与得失。一路往前走,只要有好的荣誉和利益,都千方百计的搞到手,似乎不是人在占有东西,而是东西在控制人的神经。愈往前走,身上背负的东西愈多,更可悲的是,这个行程不是匀速运动,而是不断地在加马力,乃至愈来愈快,生怕别人赶在自己的前头,导致自己空来人间一趟。一旦岁月流逝,进入风烛残年,才明白自己这样不顾自身的承受力,无休止的占有,带给自己的是晚上睡眠不好,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应有的温情,自己整日里戴着面具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累。明白了这个事理,可惜人已经没有了经历去观察美好的人生,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特别喜欢读老年人写的文章,王蒙先生算一个,另外还有巴金、杨绛、季羡林等作家笔下的那些事、那些人。其实,你也可以不要去读什么书,只要回家,听一听老年人的唠叨,说不定也会有些收获。人活着,不一定要读多少书,只要明事理,不比哲学家差到哪儿去。倪萍大姐,就是一个有心人,能放下手上忙不完的活计,聆听九十多岁姥姥的唠叨,并用心记录下来,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你如果有幸读到,那是你的福气,老人的智慧会让你更快的长大,你会拥有人生的感悟。
倪萍大姐非常聪明,她在登山的同时,没有放弃欣赏路两边的风景,宁可放弃一些赚钱的机会,也要陪陪姥姥唠嗑,不经意间,却发现了人间最美的真情,这就是把握好加减法最好的例子。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看到的东西许许多多,总难免要有一点私心,这是这个群体主流思想造成的。人总希望自己住更好的房子,穿更好地衣服,吃更好地饭菜……一旦成为了负担,人就会变得痛苦,成日里担心自己的官帽会丢,自己的财富会被别人占有,这样的日子,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还是风光无限的有钱大佬,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一定有平常人家那么滋润。
我们都是一些普通的人,但不要自卑,因为上天给齐了美丽的五官,可以看美丽的风景,听清脆的声音,嗅四溢的芳香……只要用心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去,你才会获得更多美好的日子。
钱钟书先生尽管已经鹤然西去,但是没有因为离去,那种闲适的生活方式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先生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不喜欢到一些地方去卖弄自己的风采,更不乐意到各种场合去应酬,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难怪先生会成为后世人学会的楷模,他的思想会光芒万丈。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在往前看,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人只有认识到自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才能更好的做着人生加减法,不至于偏离了生活本来的方向,这样累的生活,又何谈什么价值可言。一旦你学会了轻装上阵,你的激情将被点燃,你的生活将满是阳光。(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