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忘了给老年人留一点地

(2012-06-05 06:23:05)
标签:

城镇化

老人

工业发展

政府

小区

家居

分类: 谈天说地

别忘了给老年人留一点地

别忘老年人留一点地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年青人涌向了城市,给本来拥挤的城市带来了更多的难题,留下了许多老人在家里看守,本来,他们还有一亩三分地可以耕作,可惜的是,这样的田园生活也变得渺茫。

目前,许多地方实行工业化发展,或者进行万顷良田改革,大量的土地从老百姓的手上流走,导致老人们走进了小区,甚至住上了小高层。说实在的,这本来是政府给老百姓干的一件好事,老百姓,尤其是那些老人不需要每天在田里耕作,只要待在城里享福就行了,毕竟国家给了他们很多的优惠,尤其是拆迁、农田补偿,估价都远远超过了本来的收入。这种政策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可以腾出手来,干出更多的事情,赚更多的钱。

我们的开发商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老百姓买他们的房子,不惜在设计上下功夫,推行一些老百姓愿意的买的房子,大肆宣传小区环境有多么美。为了生活,乡村的那些老人只能很无奈地离开生之养之的土地,来到了这闲着无聊的小区,他们有些只能充当带孩子的保姆,心里不忘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还有些总能想办法,开辟一些荒地,过一把耕作的瘾。

由于小区管理的不规范化,导致许多小区的草坪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地种植方块,种上一点点蔬菜,无论长得如何,只要有一点地就行了。我一直非常困惑,我们的开发商,为什么卖房子的同时,可不可以也推销一点点地,哪怕两三分地也行,业主们,尤其是农村来的老人,他们可以享受桑麻之乐,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

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来自老人家方面的阻力,毕竟那些靠拆迁获取超大利益的人是少数,原因很简单,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他们对乡村的土地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这份眷恋是年轻人很难体会的。

记得,有一次去看望一位老人,她的儿子在旁边抱怨,说自己的爸爸到已经不怎么意识糊涂,自己的妈妈却还坚持待在乡下,害得自己每个星期都要回家。我们问,在城里有多大的地方,他的回答很干脆,反正两个老人够了。老人一笑,跟我们说,儿子孝顺,他们固然理解,可是待在鸡笼的地方,他们老俩口没病也会憋出病来的,还是待在乡下好,可以在田里忙忙自己的活,还可以到邻居家串串门,毕竟农村的天地比城里要大。我们觉得挺有道理,她的儿子只能苦笑,老人家的执著一般人都不愿意违背。

每次穿越在乡村的小路上,我总能看到一些老人在田里欢快的忙着庄稼,或者一个人静静地待在门口惬意的晒着太阳,那种悠闲地神态,总是那么令人羡慕。

最近,岳母家又搞拆迁了,她老人家住在我们家,帮着我们料理小孩子,我们是十二分的高兴。没想到,刚过去几天,她就唠叨上自己长期种的田地里,时不时地要求妻子带她到老地方去看一看,如今的大忙季节,她也不闲着,要求小舅子带她光顾自己开辟的农家田,享受丰收的喜悦。土地注定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很难理解的。

自己的父母亲,一直不愿意到我们这儿来,并不是不想自己的儿女,说白了,就是割舍不下自己的那块土地,有时忙累了,唠叨几句,第二天仍旧在田里忙碌。我和弟弟三番五次地劝说,他们仍然不改,看来土地承载着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家有三四亩地,养上几头猪,吃着自己种的蔬菜,开开心心地过日子,老人们,其实要求并不高。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每周回家一趟,跟他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这是老人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一大早,岳母大人又不知跑哪儿去了,下楼一瞧,她却在忙自己的菜园子,阳光下,她格外的卖力。

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有自己快乐的空间。(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