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领孩子们一起逛校园

(2012-04-06 06:33:18)
标签:

作文课

孩子

校园

老师

教育

分类: 教学天地

带领孩子们一起逛校园

带领孩子一起逛校园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在阳光下,美丽的校园格外的漂亮。杨柳吐出新绿,河水碧波荡漾,快乐的鸭子时不时地发出嘎嘎的叫声,孩子们在草地上,石桥边,尽情地享受着这快意的一天。

作文课,我们老是待在教室里,显然跟这美好的春天不想映衬。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由于条件不允许,只能在书海里享受这春天的到来。我的直觉告诉自己,书斋的教学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教条的方法很难触动心灵深处,看来春天的诱惑真的挺大。

一个中午,我都在寻找学校的切入点,就像文章的支撑点,没有它这次逛校园也就没有了意义。其实,只要自己有点头脑的语文老师,都在有意无意中要求孩子们收获春天的美丽。连二年级上学的儿子,老师也在清明节布置了写话的作文,观察春天的无限风光。儿子非常的兴奋,毕竟自己的老爸难得一次陪他观赏大自然。一次次的解说,儿子还挺有悟性,干净利落的写下了五六句欢快有灵气的话语。生活,这才是孩子们写作的最直接的素材,超越了一本本作文书,难怪陆游会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否则也不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被学校的“诚·实”文化所吸引,那是学校立志之魂,要求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要诚信做人,务实做事。也许学校的精髓往往就是这不起眼的几句话,恰恰这些话代表着学校发展的精神。可惜的是,孩子们很少关注这些学校文化的精髓,老师也很少讲解这些东西,毕竟试卷上很少有这方面内容体现。

每次见到这些褪色的校园文化牌,自己就有一种失落感,似乎这些灵魂没有进入孩子们的心灵,就没有了任何的生命力,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惨白。许多人都把欣赏校园建立在自然美景之上,让孩子们反复的观察,可惜的是,孩子们的笔下只有一个个干巴巴的景物,那只要是正常的孩子,都会写出个一二三,事实上又不是怎么回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写景物没有自己的感情投入,我们很难欣赏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境界,更没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独特情怀。

我在教室里大略地介绍了学校的一些特色,让孩子们有一个感情作为基础,以便更好地带他们走进美丽的世界。一次好的旅游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导游员,否则,旅游景点的深厚底蕴游客很难感受到。我精心设计了自己的导游词,有序的带领孩子们光顾一些平时忽略的地方。在欣赏中,我始终都在要求孩子们学会停留,学会认真地思考,以便更好的吸收学校文化的精髓。

孩子们也非常的有灵气,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文化牌,仔细的琢磨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等到我提醒他们,文化牌背后还有字,他们都很惊讶,很显然,平时这些地方没有仔细地去观察。说实在的,校园每天都在变化,可是,孩子们太匆忙了,很少去品味着点点滴滴。

一路讲解,一路欣赏,在波光之中,杨柳绿得发亮,风也更加的柔和,鸟儿似乎叫得更欢了。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似乎成了多余的人,毕竟精心的设计的话语更具有穿透力。他们看到了学校的灵魂,显然已经跟自己的血液融为一体。走进教室,没有任何的废话,沙沙沙,不到一堂课时间,六七百字的文章就写成了。

孩子们感觉到学校的美无处不在,体会到自己平时缺少关注,差点遗憾一辈子。我又何尝不是,一路风景,上天送给我们许许多多,自己能够慢下来欣赏一番,那才是生活的真谛。

带领孩子一起逛校园,自己不觉忘了归路!(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