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多一点阳刚之气

(2012-03-21 07:34:31)
标签:

孩子

阳刚

老师

红楼梦

刘邦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给孩子多一点阳刚之气

给孩子多一点阳刚之气

偶然的一次机会,大伙谈起了孩子教育过分柔性化的问题,冷静分析,还真有点那么回事。

幼儿园,日前,较为普遍的都是女教师,男教师几乎可以忽略,小学时,女教师占绝大多数,直到初中、高中,这种比例才略微的改变。

再看看接送的家长,也是奶奶或者妈妈接送的居多。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跟别人交流自己孩子的成长,你也会发现,孩子的妈妈总能够说个一二三,孩子的父亲要么很少露面,要么沉默寡言。每次开家长会,那时女教师的乐土,男老师的地狱。唧唧呱呱,几乎都是伟大的女性在问这问那,即使有男同志,也不过会议一结束赶紧离场,留下的仍然是女同胞们。

如今的孩子,一般都非常的脆弱,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喜欢哭鼻子。更可悲的是,有许多简简单单的事情,孩子们总是想得很复杂,没有一股冲劲,生怕把事情搞砸了。说实在的,孩子们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往往有些事,男人干起来,三下五除二,可到了女人的手里,一切都变得费时伤神,搞得旁边的人见了是同情好呢,还是非常的焦急。

其实,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性格合理的引导,让会飞的飞得更高,会唱歌的唱得更动听,会跑的跑得风驰电掣……可是,现实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成了女同胞的专利,男同胞不顾不管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批评孩子最多的往往是妈妈,说话最少的往往是父亲,有时实在没有办法,做父亲的大吼几声,表示自己教育的责任。俗话说,话多不灵,女性的反复唠叨,孩子非常讨厌,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有效性。等到孩子长大了,在去纠正不好的习气,一切为时已晚。

女人成为教育的主导,说到底还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在作怪。自古以来,孩子的教育就落在女人的身上,所谓相夫教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阳刚之气的缺失,难怪日常生活中有人赞美男孩子文静得像女孩子。如果说女孩子野得像男孩子,那肯定不是好话。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者笔下的贾宝玉,整日里生活在女人堆里,没有一点阳刚之气,每日关注的尽是胭脂、情爱之小事,除了眼泪就是痴痴的疯话,可以想象,贾政的往死里打也是处于无奈,这种孩子摊在谁家,谁不着急?

这时候,懦弱的性格决定了自己无限的遐想,也就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干的尽是一些偷鸡摸狗,寻花问柳之事,浪费了老天给的一张男人皮。中国的历代有出息的帝王,往往都是特殊的环境造就的。汉高祖刘邦,从小就不听父母的话,整日里游荡惯了,更何况那是的家长也不像现在那样的重视孩子高贵素养的培养,无赖子只要条件成熟,也会变成金凤凰,那一曲《大风歌》,至今读之仍觉得荡气回肠。同时代的项羽,尽管生于败落贵族之家,可有叔叔项梁的精心教诲,自然豪气万丈,成了一代霸王。再看看朱元璋,从小就是孤儿,无依无靠,受尽了世态风霜,又怎么能够不坚强?难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感叹,自己兄弟过惯了苦日子,却没病没痛非常健壮,怎么到了后世子孙,吃的住的穿的都好,还整日里病怏怏的。

无论是汉武帝,还是李世民、赵匡胤,乃至千古一帝康熙,可以说都经历一些磨难,才巧合的成为历史的主宰,人类的骄傲。

孩子们不能仅仅由女性教育,这种教育无疑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共同的努力,母亲可以教给孩子在细节上争一流,父亲可以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这是任何人所难以代替的。

每次听一些半阴半阳的歌曲,下面还有那么多的女孩子欢呼,男孩子出劲的模仿,我就万分的担忧,如此性格又怎能主宰天地乾坤?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柔性化的男孩多了,对国家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妨给孩子多一点阳刚之气!(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