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教师坚守静气一辈子

(2012-03-11 08:01:25)
标签:

教师

静气

一辈子

浮躁

社会

家长

孩子

教育

分类: 教育论坛

好教师坚守静气一辈子

好教师坚守静气一辈子

    我们的校长谈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来自于课堂。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他敏锐地发现目前课堂上似乎才闹腾,这不利于孩子们科学有序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孩子们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细细一想,这个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现象,几乎是一种通病了。老师们面对孩子们,偷瞄着自己的时间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课堂的没一个环节,谁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课上结束,自己就会长长舒一口气,不免得意,总算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可惜的是,这样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平时,老师们也很少使用,只有上公开课会偶然用一下,这不能不算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悲哀。示范引领作用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孩子们也会不当回事,跟着老师学会了虚假,也不知这样的花里胡哨的课堂示范能够停止。

记得,有一位名教师,在暑假给我们培训时,讲了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面对比学生还多的听课者,他毫不在意,全身心的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的动态,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发言,尽管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可是孩子们却有很大的收获,同行们也非常的满意。可以看出,谁在课堂上关注孩子,谁就会造就真正和谐高效的课堂,它不是什么高超玄乎的理论,而是要用心去行动的。

无论是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还是《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两本书里的老师都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踏踏实实地做孩子们发展的领路人,这正是现在浮躁社会所缺少的。

孙子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句古老名言传递着战胜困难的最要紧的法则。尽管这句话是对残酷的战争而言的,可对于日益激烈的中国教育同样适用。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我们的指挥官,千万不能慌里慌张的,更需要静下心来,知己知彼,才能真正做到百战百胜。在如今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一夜暴发户,一举成名天下知,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规律发展的行为,浪费了国家的资源,阻碍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在浮躁的社会里,也开始变得庸俗,家长们个个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老师们则采用过关制度让一些不会爬树的鸭子也能在蓝天白云下展翅飞翔,明明知道这样的小鸭子会跌得很惨很惨,只要能飞起来,谁也不管未来没有发生的事。

学校为了更好地迎合社会无礼的要求,只能流着泪搞一些所谓的知识传输改革,害得学生作业愈来愈多,老师愈来愈苦,不知何年教育才能真正走进自由王国。

面对一张试卷,孩子们训练了比自己还高的试题,老师们煞费苦心地研究钻营,生怕孩子们不会做题,可惜的是中高考试题愈来愈重视能力,结果努力与成绩总是不能成正比例。何苦来哉,叹叹!

身在这样的社会里,老师们千万不能头脑发热,也跟着没头没脑的浮躁。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在教育教学中脱颖而出,结果是孩子平庸,老师庸俗。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为自己的私利苦苦挣扎着,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更不会管孩子们的成长未来,自愿跪下来教书。可以想象,这类老师培养的孩子也具有奴性,这显然不利于孩子们建设更加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

我们一直都在困惑,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才流向了发达国家,帮助人家培养了优质劳动力。细细追究责任,社会、教育本身都脱不了干系。我们的教师由于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整日里被政府吆来喝去,俨然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可以想象,老师们又何谈独立的人格魅力,浮躁也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处处展现。课堂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标准,教育孩子注重无条件的服从,没有独立意识发展的空间。

面对国家的未来,我们教育工作者又怎能没有静气,这是需要坚守一辈子的。(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