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骗子乡村网络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警惕骗子在偏僻的乡村忽悠
骗子就像瘟疫一样,只要稍不注意,就会受骗上当,而且有怨没处伸,往往是骗了就走,从不回头,反正天地这么大,任他们一辈子折腾,都有倒霉鬼受害。
骗子最喜欢人多的地方下手,这样能忽悠一大片,加上中国人喜欢做旁观者,这时,骗子会找一两个托,在其中弄潮儿,假作真时真亦假,一个人上当了,总希望别人跟着倒霉,也跟着起哄,甚至帮助宣传,以便找到更多的同路人,求得心里的安慰,在这样的场合,我们会看到许多人高高兴兴的受骗上当,还游说别人,骗子看了心里怎么不高兴,乐得中饱私囊,而受害者由于众多,相互安慰,很快一场可悲的事化为无形,难怪骗子敢胡作非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还好,现在的网络快速发展,媒体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人们的反欺骗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骗子在城里活动的空间愈来愈狭窄,整天害怕政府处理,媒体曝光,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他们很快找了新的欺骗场所,广阔的乡村市场。这里尽管地广人稀,但动点脑子还是能捞取一大笔的。原因很简单,乡村的人都比较朴素,很少见过大世面,更主要的是有文化的人以及年轻人都涌进了城里,乡下以老弱病残居多,他们靠土地为生,时不时有子女寄点钱打发开销,骗子把无尽的希望寄托在这块新开发的土地上。过去曾经是星星点点,现在是大批的骗子涌进乡村,甩开膀子,挨家挨户的宣传,一家一家的跑腿,总希望这些乡村人快速的把钱送到他们的手上,以便他们逍遥快乐。
这不,我这个星期回家,老妈就一五一十的讲了最近村里发生的新鲜事。这几天,村里来了一伙人,是买东西的,动静挺大,雇人一家一家的发传单,送活动票,吸引村里的大叔大婶去领奖品。大伙一开始半信半疑,抱着看看的态度,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
第一天,那伙人给凡是到场的人,每人发了一小瓶大宝SOB,这下好了,第二天,几乎挨家挨户都有人去,有东西白送谁不去?还好,那伙人挺讲信用,每人送了一个铝合金的洗脸盆,同时,开始推销他的锅子,只要六分钟就能把骨头炖烂了,发现没人买,给了几乎人家,让他们回家去炖炖试试看,下一天带过来给在场的父老乡亲看,果不其然,第三天,这锅子还真像那伙人讲的那样。这下好了,那伙人开始讲这锅子在城里卖400元,他们只卖250元,有几个人买了,他问买的人后不后悔,只有一个人舍不得这钱,把锅子退掉了,其他不后悔人,骗子很乐意的把250元钱退给了那些买锅子的人,说锅子白送了。
第四天,愿意花钱的人陡然增多,这时候那伙人不再推销锅子,而是倾力推出450元的豆浆机、50元的手镯、200元钱的腰带、50元钱的降血压梳子……左邻右舍,相互鼓励,相互借钱,似乎天上掉下了虾饼,少至200元,多达七八百元,一溜烟的工夫,这一大把一大把的钞票都塞进了那伙人的腰包,再问大伙后不后悔,大伙不约而同的都不后悔,有人舍不得钱这时也咬咬牙,那伙人顺水推船,就把钱收入囊中。
大伙似乎有些懊恼,那伙人为了安抚人心,给每个买的人发了一个据说值250元锅子,摸摸那锅子,挺薄挺薄的,似乎有些上当。大伙指望下一天那伙人再把那些买的东西的钱退给他们,可惜的是,那伙人连夜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老妈很高兴,她没有买东西,村里的人可就损失大了。我们在交流中,告诉二老,无论门口卖什么东西,最好别搭腔,要什么,我们买回来,可其他子女常年不在家的,又怎么防卫?
目前还是一片空白!(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