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社会照风月宝鉴以示警戒

(2011-08-01 06:31:52)
标签:

风月宝鉴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二奶

小三

妻妾

文化

分类: 文化漫谈

现代社会照风月宝鉴以示警戒

现代社会照风月宝鉴以示警戒

《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是由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为了救贾瑞的风月病而及时出现。不想,贾瑞沉迷于风花雪月当中不能自拔,只看到正面,不见反面,只能在黄泉路上悲戚戚,其实,世人如贾瑞者不少,整日在酒、色、财、气中追寻名利,落得个大地白茫茫真干净。

渺渺真人指出,可知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正如脂砚斋在批注中所说:“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此书表里皆有喻也”要求观者千万不可看这书的正面,要紧要紧。可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试看今日世界,我们也有借鉴的地方,略举例子加以说明,不知能否唤醒人们被名利油蒙蔽的双眼?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现实借鉴,我们无论是三遍五遍读《红楼梦》的人,还是看过《红楼梦》影视的人,都为林黛玉与贾宝玉不能结合而悲伤,为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结合而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些红学家也为林、薛、宝的关系进行重新构建,千万百计倡导林死后才娶薛的观点,不能直面这场婚姻的悲剧,有许多有才之士按照红学家的观点续下去,读下来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这种迎合世俗的续书无论从写作思想还是从故事情节发展也不能跟《红楼梦》本身相媲美,很难给人以震撼。难怪王希廉、俞平伯惊呼此书不可续,刘心武尽管在百家讲坛上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续书除了一时的轰动也很难长久立世。如果我们真正领会作者、批书人的良苦用心,想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少年时,我们雄心壮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理想,甚至用心去追梦,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总需要面对,人情冷暖总在去除我们身上的棱角,理想如风筝断了线变得虚无缥缈,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门当户对,谈婚论嫁,这一切又何尝不是跟金玉有直接关系?这种悲剧几乎人人都经历了,正如秦钟对贾宝玉所说:“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再看看宝玉挨打,林黛玉也说了“你从此都改了吧”这样的话,可见现实与理想总需要我们选择,这不就是现实的借鉴吗?

妻妾美梦与二奶、小三的徘徊人生,在《红楼梦》里,无论是自认为贤惠的袭人、麝月,还是真心一片的晴雯、香菱、司棋,还有那可怜的香菱、悲惨的尤二姐、痛心的尤三姐、痴情的龄官、精明的平儿、惨烈的鸳鸯……她们每个人都做着妻妾的美梦,希望自己通过自己的精明能干赢得主子的青睐,现当如夫人,进而侥幸的成为正堂妻子,诸不知贾琏、薛蟠、贾珍……这类公子哥总是不领情,即使成了赵姨娘这样的角色,也不过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旦理想破灭,只能从梦的圈子里杀出来,结果只能一切都趋向毁灭。再看看现在的二奶、小三们,何尝又不是如此?看重有妇之夫的钱和权势,痴心妄想的希望得到哪些官老爷、福大腕的海盟山誓,减免了创业的艰难险阻,享受美满幸福的人生。诸不知这些花心男人总是见一个爱一个,压根儿没有什么真心,只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可惜红颜易老,浮华易逝,这种关系不可能长久,这时二奶、小三往往会希望破灭,疯狂的报复,试想如今的贪官落网有几个不跟二奶、小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至于和尚道士的装神弄鬼,刘姥姥的三进贾府,红白喜事的轰轰烈烈,贾元春的衣锦还乡,凤姐的放债弄权,宝玉的挨打,探春的果园承包制……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总能反复上演,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可惜,风月宝鉴里的大千世界,何时世人能悟,那社会就“好了”!(钱永华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