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十全十美十全九美蝴蝶瑕疵教育 |
分类: 人生感悟 |
学会在瑕疵中破茧成蝶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十全十美,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瑕疵,一旦出现了一点错误,往往充满自卑,对前途无限失望,很难从失败中突围。
这种习惯性思维来自学校的功利教育,家长的苛刻要求,社会的变态需要。在每次考试前,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满眼忧郁,问其原因,无他,就是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生怕考试不好被同学们耻笑,老师不满,家长责备。长此以往,有一部分孩子选择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蒙混度日,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如履薄冰,为别人而活,想想令人悲伤。
为了让孩子们战胜自卑,我总喜欢在考前作思想动员,要求孩子们把考试作为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检验自己得失的平台,不断在总结中求得奋进,在奋进中追寻更大的成功。难怪军人奔赴战场都要召开誓师大会,激发斗志,明确自己肩负的伟大责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每一名士兵的自豪感,进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世上只有自封的“十全老人”,一切十全十美的人物都是人们从某位英雄身上提炼出来的形象,是人们追求的神。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这些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符号,引领者我们不断前进。如果你走进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有吃喝拉撒,就有喜怒哀乐,然而在精神偶像塑造时这些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精神偶像的塑造由来已久,看看中国的神仙、英雄人物,几乎都是不食人间烟火,被人们顶礼膜拜,如:关羽、秦琼、哪吒、唐僧等。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似乎更理智些,奥林匹斯山的神们,几乎就是人的化身,每一个尊神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读一读阿喀琉斯之踵的故事,阿喀琉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放弃战斗精神,相反却让人感到悲壮,充满豪气。
看看过去那“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小孩都能一眼认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可望而不可及。自从《激情燃烧的岁月》横空出世,“英雄首先是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广受人们欢迎。现如今,《亮剑》、《中国兄弟连》、《中国远征军》、《雪豹》、《火线》等一大批电视剧应运而生,全面客观的塑造人物形象,英雄并没有因为骂娘而被观众唾骂,没有因为临死的一丝害怕而失去光辉形象,相反却真实、可信,激励着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信心,为伟大的民族复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中华英雄的精魂,尽管上帝没有给大伙十全十美的人生,但我们没有必要自卑,没有必要在十全十美的追寻悲剧中徘徊,只有在瑕疵中破茧成蝶,才能在繁花之中欣赏生命的芳香。(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