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再现《动物学校》悲剧


标签:
动物学校教师校长学生教育 |
分类: 教育论坛 |
警惕再现《动物学校》悲剧
【自己的话】《动物学校》这则寓言故事,只要是教育界的人士,应该经常读,经常思考,经常交流。发生这种悲剧的应及时纠正,没有这种悲剧的应时时警惕自己不能发生。其实,在中国,许许多多在校的问题学生走向社会,一个个迅速变为正常,社会又对孩子进行了重新的评价,何尝不是这种悲剧的再现。我渴望学校真正的按照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设置各种课程,开展各类活动,让每一名孩子在校园里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原文】动物学校(大千世界)
很久以前,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需要,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传授一个由跑、跳、爬、游泳和飞行等科目组成的活动课程。为了便于管理,动物们需要学习所有的科目。第一批学员是鸭子、兔子、松鼠、鹰以及泥鳅。
鸭子在游泳这门课上表现相当突出,甚至比他的老师还要好。可是,对于飞行这科目,他只能勉强及格,对跑这科目,他感到非常吃力。由于跑得慢,每天放学后,他不得不留在学校里,放弃心爱的游泳项目,腾出时间练习跑步。
他不停地练呀练,脚掌都磨破了,到期末考试时,终于获得了勉强及格的成绩。而他的游泳科目,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练习,期末时也只取得了中等成绩。
学校对中等成绩还是能够接受的,所以除鸭子自己以外,没有其他动物在乎这一点。
兔子在刚开学时是班里跑得最快的,由于在游泳科目上有太多的作业要做,他不得不整天泡在水里,结果,都快泡得精神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一向是班里最出色的,但对飞行科目感到非常沮丧,老师只许他从地面上起飞,不允许从树顶上起飞。由于他喜欢跳跃,花了很多时间,致力于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考试时,爬行科目只得了一个及格,跑得了一个不及格。
鹰由于活泼爱动,一开始就受到老师们的严格管制。在爬行课上的一次测验中,他战胜了所有的同学,第一个到达顶端,不过,他用的不是老师所教的那种方式,因此他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时公布成绩,普普通通的泥鳅同学,由于游泳还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还能勉强飞一点,因此,他的总成绩在班里最高。毕业典礼那天,作为全校学员的惟一代表,他在大会上发了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鼠类动物,他们比较精明。为了子女的将来着想,他们没让孩子前来就读,而是把他们送到一个商贩那里,并联合其他鼠类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虽然收费很高,但老鼠们大都从粮库里把学费捞了回来。据说,这所学校办得相当成功……(《讽刺与幽默》 ( 2006年02月10日 第十二版))
【评价】上面这一则寓言是由雷维斯 ( George.Reavis ) 所写的。雷维斯用这则寓言来嘲讽学校教育的低劣质量。动物学校是为了面对新世界的问题而设置的,但是它事实上并未培养出动物面对新世界的能力。每一类动物都有其特殊专长,都有其值得发展的潜能,都有其可能的成就,但是这些在动物学校里都被抹杀了。动物学校的课程固然是活动的,重在实际的技能表现,但是课程中所包含的学习科目都是必修的,入学的动物缺乏依专长受教的机会。
换言之,动物学校并未提供适合每一类动物特性的教育。原本每一类动物都可依其特性学得很有成就的,例如:鸭子的游泳、兔子的跑步、松鼠的攀爬、老鹰的飞翔;然而动物学校却压制牠的特长,让鸭子狠命学跑步,兔子狠命学游泳,硬要松鼠从地上起飞,老鹰一步步往树上爬。这些动物为了学习其特长之外的课程,压制了本性,伤害了自己,结果变得非常平庸。也许有部分动物都通过了学校的考试,但是他们面对周遭世界的能力反而丧失了。
有些动物比较顽强,不照老师教导的方式去行动,使成为问题学生,经常被处罚。动物学校征收人家的税来办学,但是它的课程很单纯,有许多动物觉得没什么好学,牠们赖以维生的能力,动物学校并不教。好在动物学校还算民主,不满意的动物尚可自己筹设学校提供子女适性教育。
动物学校算是一所认真办学的学校,学校里不断评鉴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效,订定了能力标准,也实施了补救教学。但它终究是失败了,因为它宁可为了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提供齐一的课程给入学的动物。入学者学得很辛苦,学习成效很平庸,学到的无法满足潜能发展的需要,无法面对生活情境,更遑论面对未来世界。
【感悟】具体来讲,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认识。
一、承认学生差异。以往,我们要求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达到优秀,都得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就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实际上,有的学生得60分,他已经非常努力了,而有的学生虽然已经得到了90分,他却在数学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不同的学生之间就是存在着这样巨大的差异,表现在具体的某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的差异也是相当显著的。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和接受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
二、关注“三维”目标。这次课程改革,要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以前,我们大家经常讨论“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即每节课、每周以至每月要把所学的知识理清。在这里,能理清的是什么?我们说,只能是知识技能的积累。而知识技能只是基础教育目标中的一个方面,越是和人的素质最核心要素相联系的内容,如创造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素质的培养不是靠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可以完成的,所以说,根本无法理清。但是,每节课都必须体现这些目标。因为,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它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这正体现了问题的复杂性,也正是挑战教师的地方。所以,一位真正的教师,当面对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目标时,就应勇于挑战,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按照“三位一体”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评价学生。
三、理解个性发展。新课程追求: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其含义极其丰富。一是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良好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学习者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通过教师引导,努力尝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对新的知识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学生同样是在学习,但个性均有不同。三是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给学生发展的过程和空间,使他们拥有自主探索的可能性;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延时判断。同样多的时间、同样快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期望不同的学生获得同样的结果,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四是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更需要用发展的、过程性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四、改革评价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也是最容易产生异化和偏差的。它也是最难以考核但却是最为重要的,正因为难以考核,所以更容易被我们忽视。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考不到或者说不好考,就说它不重要。有的老师会想,不考的内容,我虽然尽心尽力去做了,但社会不能给我一个公平的评价,不能检验我的成果,甚至有可能灰有一个负面的评价,特别是,如果过于重视这一点,我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就可能比别的学生差一点,因此容易遭到非议,不易被家长、学校、社会所接受。做人的教育不可能在一堂课或一门课程中完成,更不可通过考试来检测,我们必须把它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日常性、发展性的评估。如果我们把评价放进一个大的空间,重视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表现和体验,就能够把我们追求的价值观在日常的评估中间体现出来。
五、创设课改氛围。我们想要改的、追求的价值观,很多地方是考试表现不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考不出来的,探究能力也很难考察。但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内容不易考察就不去做。我想,即使考试不考,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丧失对未来国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熏陶这份责任。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舆论界应该深入反思的问题。
【呼吁】广大教师和校长们都来联系自己的工作情况想一想,在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哪些方面是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有哪些评价是在抑制学生个性的张扬?(钱永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