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装网购celineasos时尚 |
分类: FashionTalk |

今时今日,是否网络购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连向来鄙视网购的Marc Jacobs都打算开辟网络销售渠道,可见这块蛋糕有多大。但在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我来说却一直是个万分纠结的问题,习惯了在淘宝上购买世界美食、进口药妆,也习惯了每天在net-a-porter上查看新品,但始终对网络购买时装忧虑重重。
这样的忧虑并不是没有来由的。数年前我曾兴致勃勃地在ASOS.Com接受各种华服美鞋轮番轰炸,挑到眼花,最终选定了一双Acne的ankle
boots和几件Siwy的Skinny
Jeans,用蹩脚的英文填地址、支付、搞定退税和物流后,已略感心力交瘁。在经历了两个星期的漫长等待后(我差点都怀疑自己的银子打了水漂),大洋彼岸的时髦快递终于辗转到手。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拆开包裹试穿,却发现按照英国尺码算的话,Acne的靴子和脚并不合衬,走两步脚后跟就被磨得痛到不行,按照易中天老师的话来说,花了这么多钱和功夫却买了双不能穿的鞋,实在是“杯具啊”!而我偏偏没能吃一堑长一智,在听说American Apparel的free
shipping优惠后,又杂七杂八订了一堆衣服,最后落得个包裹丢失的下场。之后在经历数次货不对板、衣不衬身等等不靠谱的状况后,我渐渐降低了网购时装的热情。
仔细思考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自己不是标准身材的“死瘦子”,那些在模特身上穿的有模有样的衣服,没有经过试穿的衣服始终无法想象最终在自己身上呈现个什么样。另一个原因源于我对质地和面料的偏执:那些网站PS得光鲜亮丽的图片可信度日益降低,平面的图片始终少了生气,显得寡淡而缺少诱惑。而有些衣物,特别是丝绒或者是绸缎非得要自己亲手触摸过才能感觉到设计的好,才肯心甘情愿掏腰包将其买下。
而最最根本的理由在于,我的欲望太盛要求太高,很难通过网络去寻找那些只存在我想象中、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种种细节。按照我的购物逻辑,我会先在心里给目标描画一副无比完美的蓝图:譬如我想要买一只类似于Celine
Classic的古董小包,有着恰好的翠绿色或者是像被红酒浸渍的酒红色,皮质柔和而细腻,类于Hermes的Swift但又能抗磨耐脏,最好还能隐隐的透出岁月的痕迹,在包面有一个Art
Deco风格的金色铜扣,包带细长趁手,长短合度……虽说在网络上类似的复古挎包不少,但始终不能与我的dream
bag丝丝入扣。我又恰巧是那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的人。今年我想找一双完美的裸色高跟鞋:不是油腻腻的奶油色,也不是过于艳丽的杏色,而是透出略微象牙光泽的美好浅驼色;鞋面的设计要简洁,最好是宽的绑带,设计的心思要格外放在水台和鞋跟上,最紧要的是,鞋型必须和我的脚完美贴合,万万不能走几步路就前痛后磨。众里寻他千百度,只见到Fendi今年春夏有一款接近我的标准,但绉纱面料的绑带还是让我不能下定决心。于是我悲观地想,即使世界上真得存在这么一双perfect match,我也很难在茫茫网络中找到恰当的关键词去把它找出来带回家吧?
对我知根知底的圈外密友Patrick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种种“遭遇”的症结:正因为网络上有许多类似完美时装的单品,件件都像心头好,导致了许多购物发烧友的一窝蜂非理性购买。我们面对太多的选择时反而更缺乏安全感,时装那本就虚无缥缈的虚荣缺少金碧辉煌的Boutique、冷若冰霜或彬彬有礼的营业员的渲染,立刻黯淡了光环,一件在Joyce店买的小礼服,远比十件在什么打折奢侈品网站上更能填补内心的空虚。现实和想象、虚荣和实惠,网络购物,做好心理准备再开动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