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播上瘾:从“春卷牌打字机”到“春卷牌麦克风”

(2016-09-03 18:32:04)
标签:

杂谈

​昨天在北京连续参加了两场厂商活动,原本应该在当晚发布稿件但我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倦意的侵袭,先是在机场休息室里呼呼大睡,然后是刚回到家里便倒在床上睡着。不过,坦率的说,即使想要像平常那样写一篇发布会后的产品评价也有些困难:下午的佳能EOS 5D4媒体交流会我只来得及听半场就不得不赶去机场(另文再叙),而上午的索尼“醇音典范”音频发布会我则忙于作为天猫直播的主持人贯穿全场,以至于甚至连拍一张发布会现场图片都来不及——好吧,不是真的连按一次快门的时间都没有,只不过我当时全身心的放在直播上而根本顾不上掏出手机拍照。


在上午的发布会结束后,同事们在忙着收拾直播用的各种设备(天,如果没有经历过你真想不到一场不用手机而是多机位拍摄的直播会用到那么多配件),而我终于找到机会在长长的试听桌上找到一副新发布的播放器和耳机聆听。恩,这张照片发到网上后,朋友们一边揶揄我摄影构图之“巧妙”(知道我为什么要用16:9么),一边感叹刚看完我的直播,我已然从“春卷牌打字机”变身为“春卷麦克风”了。

图片评论(0)

http://imageqiniu.xxxxxbbs.com/Fuom5ah9Ls-85H-FpYz-NjFcW9hM?imageView2/2/w/728/q/100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似乎的确说的通:尽管之前在PChome时我也有过做网络直播的经验,但坦率的说当时的直播无论在画面效果还是内容设定上都与现在我们在做有很大不同。更关键的是,当时还远没有今天这样全民直播的热度,而网友们也没有现在这样广泛的观看直播的兴趣爱好——从穿着到美食到逛街到旅行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直播,当然也包括科技类的产品发布。我与几位媒体朋友交流时都谈到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利用第三方的媒体报道来了解刚刚发生的事情,他们更期望能够进一步真切的参与到正在发生的事件中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做的这种多机位的视频直播只不过是比拿一个手机直播提供了更多的角度而已。而理论上这类直播的最终表现形式当然是VR直播——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身临其境,把自己完全置身于现场。甚至,我们还可以想象到未来观看VR直播的观众将肯定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观看者,他们也将能够与活动现场的真实观众们发生互动。这一点,从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即使是如此,媒体工作者和直播主持们依然有工作可做:因为他们就像旅行中的导游、博物馆中的讲解员,通过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更好的帮助观众梳理所掌握的信息,并从中找出他们真正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否则即使观众身临现场,也只能做一个满头雾水的“看客”,难以抓住重点。这一点或许在演唱会VR直播时用不着,但对于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新产品的发布而言却是相当有用。在这次索尼与天猫合作举行的高保真音频旗舰新品发布中,客户就提出我们的直播服务应该不仅仅只是对“领导在台上讲ppt”进行录制播出,而是需要我们抛开ppt环节,直接在现场与技术人员沟通了解新产品的特性并即时回答网友通过网络发来的提问等等,其复杂性和对专业性的要求要比以往直播又有很大提升。好在一来我自己对于索尼产品比较熟悉且之前也有不少直播/采访的经验,二来参与这次直播工作的公司同事们表现极为优异,为能够顺利完成这次直播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还是那句:能和一群这样的同事一起工作,感觉真好!

图片评论(0)

http://imageqiniu.xxxxxbbs.com/FpURWhS2TPX4MS_sY6dScELIULdB?imageView2/2/w/728/q/100

毫无疑问,至少在可预见的近未来,我和我的同事们还将会更多的出现在这样的直播节目中。我也期望我们的直播能够进一步的拓宽内容范围,从发布会到新品开箱、从产品评测到设计师访谈。总之,凡是网友们所关注的,所想要知道的内容都可以用视频直播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在不断提升直播视频的表现力:从一开始的固定多机位拍摄到现在的可自由移动的拍摄,再到未来将要实现的更高分辨率(4K?)和更广泛视角(360°VR),我期望@影像新势力NTimage 和@MyWishList 买微力的视频直播不仅仅能够成为沟通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更可以直接化身消费者的眼睛,让大家真正看到你们想要看和喜欢看的东西。对了,在这里我还要做个小广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将会于9月8日下午进行第二次的“98索尼天猫超级品牌日”的现场直播,而这次直播的地点将会是日本东京的索尼历史资料馆和索尼音频产品总部!也就是说,我将会从海外给大家带来这次有关索尼历史和主打“情怀”的直播,敬请各位网友留意!

图片评论(0)

http://imageqiniu.xxxxxbbs.com/FhFTAjB_2liiUKFTAunYpLSbiaLC?imageView2/2/w/728/q/100

最后,虽然来不及做深入体验,但我还是可以谈谈对于索尼新产品的感想:

索尼方面,坦率的说在当时这样相对嘈杂的环境下我并没有能够听出WM1Z和WM1A两款旗舰播放器的音质差异,只感觉其音质和推动力表现都非常惊人。而大家所关注的系统流畅性以及对于大容量DSD文件的支持度来看,新旗舰(1Z据说采用了特别定制的安卓系统而1A则是相对普通一点的安卓版本)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新款的MDR-Z1R耳机在造型上很难不让我想起当年的R10,但它虽依然号称是封闭式设计但由于材料方面的特质,所以它又有开放式耳机那样的宽广的声场。在没有那台新台式耳放的介入下,单单使用WM1Z和MDR Z1R相连接就能获得令人极其感动的优秀音质。当然了,这种音质方面的卓越表现背后是大把大把银子的堆积,整套索尼高保证旗舰“三兄弟”(耳机 耳放 播放器)售价应该超过5万元人民币。不过,最让我感觉遗憾的是能够来得及在发布会现场对比索尼MDR-1000X降噪耳机和BOSE QC35的效果。听朋友说,索尼新耳机的降噪效果竟然大有赶超BOSE黑科技的意思,这实在让我心痒难抑~

图片评论(0)

http://imageqiniu.xxxxxbbs.com/FgAhG_awWXlTq0esUMY4xyIG0fPC?imageView2/2/w/728/q/100

另外,索尼方面还从日本带来了一对售价超14万元人民币,采用北海道枫木为材料制造的SS-AR1音箱。在我印象中,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过索尼推出这个级别的喇叭产品了。而索尼方面显然也对该产品极为关注,其设计师特地从东京赶来以毫米级的精度细致调教这对喇叭在发布会现场视听室里的位置,前后竟花费了十多个小时!在网上看媒体听众们对于其音质表现,自然是一面倒的叫好之声。不过我个人却认为这对箱子固然音色纯美、动态凌厉,但其音场构建虽然精准却并不开阔,被局限于左右两个喇叭中间。这样的声音表现虽然依旧极为出色,但相对于其定价并没有能让我有“惊艳”的感觉。听著名耳机发烧友“小白”老师评价,认为声场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左右喇叭距离较近且过于相向的缘故。而我则认为小白老师的推测有道理,但实际设计师对于喇叭做如此摆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有二:

1、发布会现场2楼的视听室是临时改建的,原本并非做专业听音之用。其两侧墙体一面为砖墙一面为三合板结构,其对声音表现的杀伤力简直是毁灭性的。尽管经过设计师和工作人员的全力调整而大为改观,但实际效果依然与真正的专业视听室有很大差距。也正因为此,设计师将喇叭摆放成能突显音场定位精准但不表现宽度的样式。同时,现场所选择的曲目也多是相对小编制的乐曲(如女声),这也进一步的限制了SS-AR1的音场发挥;

2、尽管SS-AR1定位Hi-End,但实际现场使用的数播(数字播放器)和功放只是索尼万元级的Hi-Fi级产品,感觉与SS-AR1有一定差距。事实上我在前一晚进场布线时看到索尼实际也准备一套其他品牌的更高级别音源设备(十万元级别的播放器和五万元级别的功放),但最终索尼还是选择让自家设备上马。这或许也是SS-AR1在音场表现上未能完美的原因之一。

当然我不得不提醒一下:这里所谓的“不够完美”是建立在我们对于Hi-End器材表现基础上而言的,我估计绝大多数听众对于SS-AR1的音质表现都只能用“天籁”两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