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时间赛跑的华为

(2016-05-04 10:08:22)
标签:

杂谈

2016年3月的时候,华为按照惯例发布了2015年的年报从华为发布的业绩来看,2015年是华为丰收之年,无论是增长总量利润还是现金流均达到历年很高的水平。

如果除去华为在成立之初的高增长之外,华为从2000年开始的几次高速增长均是来自于IT的高增长或是IT危机:1998-2000年华为顺着国内电信的大发展而发展,销售从1996年的26亿人民币增长到了2000年的120亿人民币,

随着2001老板的《华为的冬天》发表,拉开了华为又一轮的高增长这一轮的高增长,恰恰是IT的危机带给华为的一轮机遇,各路电信行业的大仙开始缩减研发的投资,以及放慢市场的开拓,终于给华为在国际市场打开了一个机遇

这轮高速增长一直到2008年,随后老板要求大家减速,精细化管理,提升合同质量,聚焦大客户战略。当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华为并没有多少坏帐,也没有损失多少客户。相反,中兴这段时间在海外大力推行焦土政策,最后损失惨重

一直到2012年,华为在这几年当中一直是低速前行的,每年的增长大约不超过10%,然后华为又开始高速增长2014年的营收增长了27%,2015年增长达到了35%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16年华为的增长大约也会30%左右从公司内部的统计数据来看,华为2016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50亿美元左右。

既然华为最近几年发展得不错,为什么我要说华为是在跟时间赛跑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这轮高速增长和以往几次的高速增长有明显不同无论是1998年的开始的高增长,还是2002年开始的高增长,当初华为的体量还小,无论你的速度怎么快,说白了,并不影响全球电信市场格局哪怕是到2008年,华为的总体体量也不过是150亿美元左右(除去终端和10亿美元的专网市场),当时只是爱立信一半的体量。

但是在2015年,华为电信运营商部份已经高达350亿美元,无论从总量,利润还是市场份额,均是占到电信市场最大的份额了,这个时候还在高增长,必然已经严重影响友商的行情,可以看出来,现在爱立信,诺基亚和阿朗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才有诺基亚和阿朗的合并。

第二电信运营商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出现。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预言华为的增长拐点将出现在2017年,因为4G已经建完,5G还没有起来这个预言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应该不会错纵观全球,无线的投资已经差不多结束了,现在做一些补网或是4.5G的网络,但是肯定弥补不了4G全球投资的下滑。而在宏观环境不好的时候,一般最先感受到是领头大哥,不幸的是,这次领头大哥恰恰是华为,而不是爱立信

第三,不同于以往的是,华为这次的高增长,中国区市场贡献了大部分,这个也可以从华为的中国区的占比可以看出来2015年中国区收入已经占到了华为全球收入的42%左右了 而在此之前,华为海外的占比曾经高达72%很明显这几年外企在中国的苦日子,造就了华为这轮的高增长。但是从华为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也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市场已经到了极限,华为不可能在国内继续占有更大的份额。

所有的这些,都是华为在电信运营商领域不可能再高速增长了,为什么说华为在跟时间赛跑呢?

大家都知道一个快到尾期的市场,应该是高利润现在华为就是这样,运营商业务给华为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但是很明显难以为继!

华为这几年企业业务基本是每年增长35%-40%的增长,但是好笑的,这几年企业业务一直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7%,到了去年才刚刚有一点利润无论从规模还是支撑华为下一步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业务还需要时日,才能顶得起来运营商业务下滑带来的痛苦。

应该说这几年余大嘴做得不错,在2014年120亿美元的基础上,居然增长了近80-90%,带动华为整体收入增长35%如果说弥补运营商业务的下滑,终端业务应该短期内可以依靠的对象但是2016年居然连苹果都在大幅下滑,从长远来,终端这个柱子也未必牢靠。

与时间赛跑的公司正在大幅提高研发的投入。从公司的财报来看,研发支出出现了大幅增长,2015年已经达到了收入的15%,整体研发支出已经高达90亿美元。显然,公司希望通过研发的投入来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突破口

与时间赛跑另外一个方面,还是要在企业业务上有所突破,所以小徐一直说是企业业务能不能支撑华为未来5到10年的增长,就看2018-2019年华为的企业业务能不能做到100亿美元如果华为的企业业务可以增长100亿美元,就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华为另一轮的增长

与时间赛跑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竞争力的事情——是不是在危机之前,构建公司竞争的护城河

在我看来,公司的护城河是两个

一个是芯片,目前来看小有成效,海思芯片慢慢构成了华为一个核心竞争力;

另外一个护城河是IT和云,从目前来看这两块业务还是吞金兽,还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很明显,华为还不具备明显的竞争力。

当然,华为和运营商一道进行创新,来应对OTT的竞争,增大自己存活机率,也是华为与时间赛跑另外一个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