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微信公众号“公关界的007”在3月19日发表了题为《大事件-蓝色光标涉内幕交易,多次卷入贿赂媒体传闻,2015巨亏4.48亿》(以下简称“《大事件》”)的文章,痛斥国内知名的北京蓝色光标品牌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色光标”)的几大问题。
不专业的质疑
老冀好奇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不像是“公关界”的,因为文章的撰写极不严谨,吐槽也吐不到点子上,随便举几个文章中的硬伤:
《大事件》的“导读”中宣称:“3月18日,证监会通报:蓝色光标董事长赵文权及胞兄赵文源涉内幕交易被处罚”。老冀打开3月18日证监会通报的原文,感到非常困惑:因为证监会通报中,只是认定了赵文源有内幕交易并进行了处罚,根本就没有认定赵文权有啥责任,不知为何就变成了“蓝色光标董事长赵文权及胞兄赵文源涉内幕交易被处罚”了?看来,以后这位“公关界的007”同学还是要认真读一下通报呀!
在《大事件》一文中,还煞有介事地评论了蓝色光标近些年的股市表现:“截止2016年3月18日收盘价10.08元,相比当初的发行价33.86元,6年来已暴跌1/3。”老冀看到这里不禁一笑,看来“公关界的007”同学肯定没炒过股票,不知道啥是除权。
要知道,蓝色光标自从2010年2月26日上市之后,由于业绩良好,已经做过多次的转增股本,如2011年中期的10转增5、2011年年报的10转增10、2013年的10转增10、2014年的10转增9.9834等,再加上定向增发,其股本已经从上市时的8000万增加到了如今的19.3亿。如果按照后复权来计算,也就是如果投资者购买了蓝色光标IPO时的股票,当时每股的投资成本是33.86元,到了3月18日他持有蓝色光标每股的市值已经高达184.99元,收益率高达446%,这还不包括历年的现金分红,怎么会是“6年来已暴跌1/3”呢?
2月29日,蓝色光标公布了2015年业绩快报,全年营收86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股东的净利润6741万元,同比减少90%。《大事件》据此质疑,“2015年营收增加45-65%,怎么可能利润反减85-90%,就是说干的越多赚的越少,不如早点关门算了,显然有一个是假的,要么2014年财报是假的!”
其实还是“公关界的007”同学没有仔细研究业绩快报。蓝色光标之所以2015年的营收出现了高速增长,一是原有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二是将收购的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合并报表了。
至于《大事件》中谈到的净利润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例如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增长率远远高于营收的增长率,还有可能是因为并购之后产生的减值,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结果。
举个例子:由于收购诺基亚手机子公司造成了7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使得在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的2014/2015财年,微软的营收虽然仍然实现了7.8%的增长,但是净利润却下降了44.8%。
蓝色光标的净利润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有三点:
1.
2.
3.
因此,从老冀作为财经媒体人的角度来看,《大事件》对蓝色光标的质疑确实不专业,很多用于质疑的观点和素材都没有经过认真的核实。老冀也看到,3月20日“公关界的007”已经就《大事件》一文向蓝色光标公开道歉。
乐观的未来
那么,蓝色光标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呢?老冀倒是比较乐观。
先说一下蓝色光标在行业内的地位。以老冀的感觉,以营销业务来看,在国内市场蓝色光标已经罕逢对手,因为蓝色光标既通过传统营销掌握了一大批优质客户,又通过发力数字营销抓住了新兴客户的需求,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反观大部分的跨国营销公司,由于都存在明显的短板,无法与蓝色光标在国内市场进行全面竞争。
蓝色光标也是目前唯一具有全球覆盖能力的中国传播企业。通过不断地进行海外并购,如今的蓝色光标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业务布局,在全球拥有100个办公室,为300多个全球客户服务,拥有超过1500名海外员工。
因此,当2015年4月,中国最大且最具创新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的管理层前往美国参加全球互联网金融盛会LendIt
2015年,通过收购多盟、亿动两大移动广告公司,蓝色光标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数字营销能力;今年
如今,蓝色光标的业务已经分成了成熟业务、数字营销、新兴业务、国际业务四大业务板块。从长期来看,既具备了很强的专业化能力,又能够抵御市场不确定的风险。
即使从短期来看,业绩也有望有非常大的改善。前不久,蓝色光标首席数字官熊剑表示,公司预计2016年的营收将维持50%左右的增长,而利润也有望回到2014年的水平线,原因就在于蓝色光标的四大业务板块均有望在今年获得较好的增长和盈利。
据老冀了解,正是由于蓝色光标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综合实力,去年还拿到了Facebook在中国的广告代理权,预计将会在今年获得10亿元的营收。此外,通过Facebook的服务与海外其他公司的服务进行协同,还将衍生出2-3亿元的服务性收入。
因此,老冀建议“公关界的007”同学先仔细研究一下这四大板块业务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然后再发文质疑蓝色光标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