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是从小奢那里知道的,一学期未见的先生得了重病。
突然觉得很心痛。那是好久都没有的感觉。也许大学的生活已经习惯了波澜不惊。也习惯用保护的态度来对待所有的人情。而对先生,却是心底的尊敬。面对这样的消息,觉得太突然,太过于残酷了。
上学期的时候选修了许先生的《旅游美学》。考导游证的时候已经和先生有三分熟了。所以上《旅游美学》的时候,总喜欢拖着寝室里的小姐妹坐在第一排。
作为教授,先生的知识面不可谓不丰富。也许是研究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关系,他的讲课也总是极力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他介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的时候。“{陈从周}先生的在昆曲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说到兴致,还会在课堂上踱着方步,舞起水袖…”先生讲得投入,我也满眼向往。真的,中国文化是如此深刻。看似俭朴,却是包罗万象,哲意浓浓。
新年的第一天,我排了3小时的队,为的是去拜访墨皇,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许先生的感染。先生上次曾到上博看了唐宋国宝展,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声疾呼,希望同学们去看国宝展。记得那年寒假,我还在家里看《新民晚报》的时候,看到先生的文章,里面说先生整整一个寒假都在研究中国字画。心中顿时被深深感召。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导游的形象已经被扭曲了。真正的好导游应该是民间的文化大使。先生很少说这些话,却用言行深深感动着未来的导游们。
下课的时候,先生喜欢坐在同学之间,偶尔也开玩笑。冷不丁地会问我:“唐导啊,我们(游客)很喜欢你的讲解,但是你能不能告诉我,旅游是为了什么?”我挠头,张嘴,摇头。先生便开始讲旅游者的追求。
先生如今得了和鲁迅一样的病。是不是所有的文化大家都会得这样的病?相信以先生的修围,相信先生已把生死看得很淡。
很想告诉先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谢谢先生能够为我们创造一片属于传统文化的净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