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警惕乱服“止痛药”带来的危害!!!

一周前,一名从河北来的腰椎病患者到我院就诊时说:他的腰椎疼痛6年了,到现在也没治好,以前吃几片止痛药还能好些,现在大把的吃也不管用了,而且大、小便出现障碍!!
据了解,在国内,止痛药的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物,排名第二。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它能迅速、快捷地缓解疼痛,却很少了解它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

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因为背痛及脚骨骨折等旧患,长期服用止痛药成瘾,在他去世后,专家们分析:他是因为过量使用强效止痛药“杜冷丁”等7种药物混成的“镇痛鸡尾酒”,再加上筹备演唱会心力交瘁,引发心脏病而身亡。
在骨科临床上,像这名患者一样的人不是少数,他(她)们往往因为长期服用止痛药不仅产生了很多毒副作用,而且掩盖了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本来早期能通过保守、微创很快治好的颈椎病、腰椎病等,结果不得不通过手术来治疗。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我的博友们,自行服用止痛药一定慎之又慎!

临床上,把止痛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比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等。特点是止痛作用较弱,无成瘾性,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日常的头痛、发热、牙痛、颈肩腰腿痛等。
第二类为中枢性止痛药。
比如曲马多等,是人工合成的非麻醉性止痛药,属于精神类药品。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解热镇痛药强,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
比如吗啡、哌替啶(杜冷丁)、芬太尼、布桂嗪(强痛定)等。其止痛作用比前两类更强,但久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限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止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药复方止痛药,以及用于腹部止痛的山莨菪碱等。

那么,乱服止痛药有什么危害呢?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胃肠道的刺激。
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严重的胃肠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如在吃钙片时同时服用止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会大大增加。
二是导致肾脏损伤。
由于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
三是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长期服用止痛药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四是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声明,称非甾体消炎药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五是产生心理依赖。
长期服用难免会对止痛药产生心理依赖,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导致“越吃剂量越大”、“药不离身”等现象。
六是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就像本文开始说的那名腰椎病患者一样。本来可以很简单的通过保守、或者微创治疗解决的问题,结果因为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而掩盖了病情、耽误了治疗。幸好我们通过“椎间盘镜”为他彻底解除了病痛。但6年来,他因为依赖止痛药出现了很多的副作用。
因此,提醒我的博友注意: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剧烈疼痛,特别是头痛、胸痛、胃疼、腹部疼痛等,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千万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延误病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