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佩戴腰围有讲究!!!

今天上午,我的老单位---解放军401医院的战友给我带来一个腰椎病患者。这名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与其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异,明显的区别是:由于她连续佩戴了三年的“腰围”,但是腰椎病不仅没治好,现在如果取下“腰围”则腰部疼痛加剧,坐立不安。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她离不开“腰围”,“腰围”已经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了!!

其实,像这位女性患者一样由于长期佩戴“腰围”而导致“腰围依赖”的现象我们经常遇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腰围”在支撑腰部的同时,减少了腰部肌肉的负担,长期下来,腰部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收缩能力下降,待日后取下“腰围”后,肌肉的力量将不能支撑腰部的重量,腰部不稳定就会出现,症状就会反复发作!
上述现象,这不得不引起腰椎病患者甚至医务人员的重视!!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两点:

第一,正确认识“腰围”的作用
:
腰围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佩戴“腰围”后可以使腰部得到相对固定。
“腰围”如同夹板一样,限制了腰部作的过度活动,减少了肌肉的频繁的收缩,减少增生的骨刺、突出的间盘等压迫物对腰部组织的不良刺激,减少椎间关节的摩擦,缓解和改善腰椎间盘的压力状态,减少继续损伤的发生,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
二是佩戴“腰围”后可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由于腰围相当于腰部的外力支撑,佩戴后可以减少腰部肌肉的用力,使腰部的肌肉可以充分的休息,为腰部康复创造有利环境;
特别是对于急性腰腿痛病人来说,佩戴腰围可以帮助患者很快的缓解疼痛,这也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第二,正确佩戴或使用“腰围”:
专家们认为:只有正确佩戴“腰围”,才能发挥“腰围”的作用,不至于像那位女性患者一样产生“腰围”依赖。怎样正确佩戴“腰围”呢?
首先,腰围的规格要与患者本人腰的宽度、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上部。腰围后侧最好有硬板支撑,且不宜过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为好。不要使用窄的腰围,以免腰椎过度前凸,并且固定效果差。也不要使用短的腰围,腹部过紧会产生不适感。可先试戴半小时,固定、舒适要兼顾;

其次,腰围适合急性期使用,一般使用7-15天,待急性疼痛缓解后即可去掉腰围(可遵照医嘱),慢性腰痛患者尽量不要使用腰围。
此外,去掉腰围后,要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尽快的恢复肌肉的力量,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