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趋热投资者仍需保持冷静
原作:龚蕾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耶伦会继续拖延加息,周二亚洲股市指数上涨。根据CNBC文章,去年以来中国股市上涨50%,许多投资者认为,2015年中国股市或延续积极势头,形成长期上升趋势。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股票市场出现10%下跌,投资者认为这是技术性回调,从股票市场长期来看,10%下跌或预示着长期趋势发生变化,股票市场或出现长期上升趋势。近期股票指数屡创新高。支持股票上涨因素或有:资金流入股市,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等。
根据路透社文章,美联储会议后亚洲股市上涨。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股票市场或迎来一个相当长的慢牛时期,股市有可能出现新一次大涨,也存在大幅下跌可能,投资者仍需保持冷静,原因有以下:
中国股市与全球股市相关性比较高,根据巴菲特所说,美国股市已经处于很高了,再找到大象级的股票越来越难了,巴菲特转向了欧洲相对便宜的股票市场。美国股市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若美国股市出现大跌,那么,中国股市也可能多少受到一定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伯南克启动量化宽松为刺激金融投资,但对实体经济影响已经很明显,钢铁行业、玩具业等实体企业投资增速大幅放缓。新增宽松货币并未进入实体企业,相反却推高了资产价格,美国通胀率依然维持低位。欧洲、日本也类似。
从资产角度分析,一边是还未完全复苏的楼市,另一边是越来越热的股票市场。欧洲央行启动宽松后,许多央行随之降低利率维持宽松,流动性涌入股票市场。
鉴于美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增长,通货膨胀与泡泡积累到相当的程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利率曾达到15个百分点以上,经历了中东战争,结果造成了石油价格暴涨,而石油危机导致了日本经济萧条。到80年代,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一。日本银行迫于美国压力下调利率,东京资金涌向美国市场,东京股票大幅上涨,房地产价格飙升,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出现了。
根据哈瑞波特在书中写道,由于房价持续上涨,日本人纷纷投资房子与炒股,在1989年底,日本股市达到峰值,日本制造业随着股市崩溃而功亏一篑,此后日本经济陷入长达十几年衰退,房地产连续十几年下跌。
美国债券市场比股票市场大得多,近年来投资者纷纷涌入固定收益的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中,市场流动性减少,企业债券或将导致更多风险,一些投资者开始抛售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主要是考虑到流动性。伯南克把美国债券打包再上市,也增加了资本市场如股市的风险。
美国股票市场历史经验,大量宽松货币涌入金融市场,首先会推高各类资产价格,如房价或股票价格,而金融投机往往会导致金融市场波动与股票市场不稳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推出大量宽松,涌入金融市场,吹高泡泡。而这些泡泡不会轻易破掉,而更可能以资产价格波动或股票价格上涨下跌而逐渐释放掉。因而,股票市场趋热,机会更大,但同时,风险也可能上升。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