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经济学的趣辩
原作:龚蕾

记得高中化学课的元素周期表、化学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式,物质的摩尔摩尔质量与物质浓度、化学能量与充分燃烧、电解质、元素化合物、有机与无机等。笔者化学课一般最多是及格分数,班上不少同学化学课成绩均很好。虽然很多化学课程内容想不起多少了,但是个人觉得,化学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化学反应恒等式平衡原理、化学反应催化原理、化学键与结构原理、化学动力学原理、化学随机过程原理等,这些原理其实在经济学中也是同样适用。笔者试着举几个例子:
1、平衡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等式两边物质是守恒的。同时,化学反应还伴随能量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左边原材料符合一定比率,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右边新物质。
这一原理在经济学中也有大量应用,比如会计恒等式中: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再比如利润+成本=收入,再比如财政学中的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出口-进口)+政府支出。经济学中,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一种平衡。
化学中的物质守恒定律,经济学中的恒等式有许多类似之处。
2、定量与定性
化学分子中经常用到定量分析,而经济学中也是如此,经济学中会计算各种数据,用数据来分析经济,用数据做定量分析,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到定性分析,化学中也是如此。
3、假设前提与建立模型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方法叫实证分析法,就是做出假设,然后研究现实经济事物运行的规律,并分析和预测这些规律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说明是什么,回答做出选择,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问题。耶伦喜爱用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经济,经济数学模型建立前提是基于一定的假设背景。
在化学分析中,也是如此,假设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湿度环境中,催化剂等条件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生成新物质。
4、催化剂
化学中酸碱中和反应后生成盐和水,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化学生产过程可能会加入催化剂。帮助化学反应过程的完成。
在宏观经济中,也可能有“催化剂”,比如两国外交与贸易合作,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或者某行业某些企业的发展等。
5、原子经济与环境保护
化学反应与化工生产中,关注如何利用最少反应物生成最多新物质,而化学反应伴随着热量,也可能会出现污染物,化学反应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率,还要注重环境保护。
经济学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也应当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企业排污可能忽略了生产队环境产生的成本,也就是经济学中外部性问题,化学与经济学均需要在保护环境环境下,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6、生物化学饮食均衡
从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生物体基本成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糖类、酯类、蛋白质等,各种能量进与出均要保持均衡。
这点与企业经济也有类似之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销售的好,企业追加投资,而产品存货库存积压,供给大于需求,也或出现产能过剩。
笔者认为,化学与经济学有相似之处,如平衡、定性定量分析、假设与模型分析等,也有不同之处,虽然,化学与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两个学科。然而,化学与经济学或只是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