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货币能解决全球经济总需求不足吗
作者:鲁比尼
时间:2015年2月1日
原文地址:http://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15/feb/01/loose-monetary-policy-has-not-solved-the-worlds-economic-problems
翻译:龚蕾

货币宽松伴随财政刺激,也许短期是有效的,但大规模印钞新增货币或可能导致恶性通胀,货币崩溃。
金融危机后六年来,大多数发达国家启动非常规量化宽松,央行从未想过这些措施:零利率、量化宽松、信贷宽松、负利率、外汇干预等,这些已经成为央行的主要工具。
事实上,过去一年半里,欧洲央行通过低利率,量化宽松,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都采取了这种非常规量化宽松。这种大规模增加全球流动性印钞工具或将导致恶性通胀。
几乎所有发达经济体通胀率低,央行目标是2%,央行努力在避免通货紧缩,美元兑日元、欧元、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飙升,黄金价格从2013年秋天每盎司1900美元下跌到1200美元。比特币下跌近60%。
也许央行预测已大错特错了,错误的根源在于困惑,央行接受了金融危机后非常规量化宽松,这个工具需要面对痛苦去杠杆化,公共私人债务,通缩压力。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体,仍有非常大产出缺口,产量和需求低于市场潜力,企业有限的定价权,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与贸易全球化,技术革新,工资增长缓慢等。这些拖累经济进一步复苏。
此外,还有疲软房地产市场,美国、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冰岛和迪拜均如此。其他市场如法国、瑞士、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泡沫风险等,崩溃将拖累房价。
商品市场方面,北美页岩能源革命,进一步降低了石油天然气价格,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铁矿石和铜等工业金属需求减少,所有这些均穿过高房价刺激新产能投资。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多年过度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出现制造工业产品过剩,这些行业急剧收缩,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推动全球市场进一步通缩压力。
宽松货币加剧了收入差距,富人过度储蓄而无压力,花的更多。而过度消费的债务人不得不节省面对压力。
简单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有太多的供应,有太少的需求。结果是持续通货紧缩,激进货币宽松同时面对通缩压力。
非常规量化宽松无法阻止通缩,这是一个事实,各国央行寻求本国货币贬值,从而提高净出口,提高通胀率,然而,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出口通缩与经济衰退传递给其他经济体。
也许货币刺激需要伴随着临时财政刺激,事实上,欧元区、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在不同程度用财政政策调整。
太多供应与太少需求,解决方案之一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大多数国家维持低利率,甚至是负数。用于基础设施支出引人注目,但是由于大多数国家财政拮据,大幅削减公共部门资本支出与补贴,阻碍了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的出现。
所有这些加起来,增长缓慢、长期停滞、通货膨胀、甚至是通缩,如何解决总需求不足呢?
(以上仅代表笔者阅读译文,译文水平有限欢迎指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