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机遇挑战并存
原作:龚蕾

今天清晨,看BBC新闻,加拿大政府决定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以151亿加元(1加元约合1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该收购将成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宗收购案。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这次收购,提振了相关行业的投资信心,对于全球经济也是积极的,这笔交易金额达到了151亿美元的收购金额,成为了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海外最大收购。
我们先查阅一下两家公司的概况: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有勘探、开发、生产与销售原油和天然气。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净探明储量约31.9亿桶油当量,全年平均日净产量达90.9万桶油当量。员工人数5千多。
尼克森公司成立于1971年,主要业务有常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等,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尼日利亚海上、墨西哥湾、哥伦比亚、也门和波兰。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2012年二季度的产能为每天20.7万桶。员工3千多。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通过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将进一步拓展其海外业务,对于中国其它行业企业也有鼓励。第二,全球能源形势有了变化,加拿大、俄罗斯等传统能源大国资源丰富,开始寻找新市场,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场之一。
当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第一,提高国际管理经验与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国际企业管理经验等。第二,中海油支付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100%流通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同时还要接过尼克森高达43亿美元的债务。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有所缩水,对外资进入政策也更为宽松,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有利于并购成功。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好机会,但是呢,如何提高国际化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需要亟待加强。
在油气领域,除了中石、中海油等央企外,还有很多民营企业,此次并购成功,或将会对行业内其它企业加快海外拓展呢,起到一定的示范与带头效应,全面提高油气领域各个企业的海外拓展进程,全面提升国内能源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水平。
早些七月,中海油愿以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公司的消息曾经引起国内一些争议,主要的争论焦点是中海油的国有企业身份上。
从此次交易,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国家鼓励国外的资金进入,或从一方面,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仍在继续深入蔓延中,缺乏资金,企业生产缺少资金,或是金融融资难度增加,实体经济生产急缺资金,金融资金或更多投在了虚拟经济中。或是原材料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原因,这些仅是笔者的猜测。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总裁胡元豹认为,这符合加政府关于加强同亚洲的经贸关系、注重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政策。批准此项交易将给加拿大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给中国以及其他外国投资者发出积极信号。
什么积极信号呢?鼓励中国以及其他国外投资者注入资金,或说明了,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看好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美国奥巴马连任后遇到财政悬崖,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表现不好,而中国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也是发达国家看好的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之一。
这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国际化的机遇,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或将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国际化水平更加提高。此次收购,也将鼓励更多的能源企业走出国门,成为知名的国际化的跨国公司与企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存在一定的挑战,第一,如何经营管理好这些并购的海外资产,才是对中海油的最大考验。如何保障如此巨额投入不打水漂、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海油压力巨大。第二,国际化人才队伍与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