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微企业减税或更好
原作/龚蕾

降息了。
这是距离上一次6月8日不到一个月以来的第二次降息。货币政策微调的方向继续表现为宽松,维持了好一阵子略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再次受到了政策的支撑。而这一次,是在面对中国当前经济下滑压力增大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欧洲北美等全球外部经济的影响,外需减少。而从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来看,资本流出的压力有所增加。从国内来看,降息或有利于股市、房地产、大宗商品,刺激投资,进一步促进银行之间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短期内,降息进一步确定了稳增长的基调,但是,从长期来看,货币的宽松信号没有解决调结构,没有直接化解结构性矛盾。
调结构是最有效的突破口,如何调呢?
实体经济中,最有活力的是企业。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调整方向是比较难的,引入民资是很好的方式。而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容易产生众多方向或调整方向的就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分布广泛,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是经济生活中最有活力的细胞群,每当经济形势趋紧时,中小微企业总是会更早、更敏锐地感觉到压力。
受到全球经济的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下游的制造业企业困境或已影响到上游的资源型企业。
第一,出口受阻。
中小微企业也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出口,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多的国外订单变得减少甚或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到国外去,产品积压,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生产,甚或裁员或倒闭等严重现象。
第二,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
原材料和资源的涨价,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其直接影响,生产成本上涨,无法维持继续生产。
第三,税收与利率
从投资来看,信贷资源主要流向是垄断国有企业,而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减税、贷款更加优惠等,进一步扶持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减少企业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压力,进一步“松绑”。
房地产市场中,很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销售出去,更多的消费者有需求,但或纠结于价格,左右徘徊双方都很矛盾。城镇化是一个趋势,房子早晚是要卖出去,但很多的开发项目离市中心很远,房地产账面的损失会直接影响到贷款银行,银行的损失压力会对宏观经济增速数字有不利影响,如何把之前投资在房地产上的投资,再次转化为流动资金流向市场。
2005年左右,中国富人中,上千万的还不多,有说是2万,但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就高达80多万人。短短6年,富人群体就增长了40多倍。房价再高,还是有人买得起,房价再低,还是有人买不起。商品房价格降不下来,也就是说,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富人增长的快速程度足以支撑目前商品房的发展,若是这样,除富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必要再关心商品房。如果想关心,首先要想想如何从不是富人飞速变成富人吧。
降息,宽松的货币信号,这种刺激投资作用,从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实体经济没有更加繁荣起来,通胀压力增加,没有直接作用于调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看来,减税是直接受益于中小微企业的,是比较好的方向。如何减税呢?
结构性减税吗?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结构性减税,有利于整体税收收入结构的优化,或将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相结合。还可以向增值税转型,增值税不仅可以拉动投资,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结构性减税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也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全面减税吗?也有学者认为,结构性减税或容易导致这个名义下的增税,全面减税或更好。
不论什么样的减税,都是要努力减轻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中,只有最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起来了,中小微企业中的一些发展势头最好的企业会变成大企业,甚或成为世界强前排名企业。中小微企业朝气蓬勃了,市场才更有活力。或更将带动股市等虚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房地产的调控,或价格的回调与更好地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