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蕾
龚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785
  • 关注人气:4,2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世界实行阶梯电价的国家地区

(2012-06-15 06:15:38)
标签:

美国

电价

阶梯

用电量

第四次中东战争

财经

分类: 财经评论

盘点世界实行阶梯电价的国家地区
作者/龚蕾

盘点世界实行阶梯电价的国家地区

    按:6月14日上午,发改委在有关阶梯电价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9个省市区已经听证结束,各地将陆续出台阶梯电价实施方案,7月1日起全国全面试行。
    石油危机,也就是能源危机,就是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价格上涨影响经济,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它自然资源的短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主要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委内瑞拉等国。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变化,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1990年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造成第三次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后,能源和环境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多国家普遍地实行了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就是说,用电越多,电价越高。下面,请随着笔者一起盘点一下有哪些国家使用了阶梯电价。
    (一)美国
    美国的电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按阶梯方式征收,美国各州的电费价格各有所不同,费最高的是在夏威夷州,在拉奈伊岛上每度电高达37美分。而在弗吉尼亚州,每户居民每月需首先缴纳7美元的基本收费,其次以消费电量计价收费,最后再加上各种税费。
    美国对居民生活采用生命线电价,生命线电价就是用电量一下的每户每月用电量,规定一个较低电价,对超过生命线用量的用户,按照一个电价收费,再超过某一用电量的额度的,使用一个电价收费。在阶梯电价的基础上,对夏天和冬天实行价格双轨制,夏季用电需求量大,定价稍高一些。冬天需求量小,定价就稍低一些。美国电力公司如何得出阶梯电价标准呢,电力公司为每户居民开出每月电费账单包括基本费用、燃油费、消费税、州税等固定项目和配电费用、发电费等按照用电量计算的项目。按照用电量费用加总,就是某地区阶梯电价标准。美国电力公司采用电表计费,用电表自动检测每个用户使用的电量。
    美国在划分用电高峰时,每年的新年、二战纪念日、独立日、劳动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重大节日,都被划为“非高峰期”,这样人们在过节时就可以少掏些电费。
    (二)日本
    日本从1974年6月份开始对居民实行阶梯电价,根据居民每个月的用电量将电价划分为3档,各地电力公司对每档的定价稍微有些差异。
    日本的电价实行的是多种计价模式,采用分段电价,就是说120千瓦时以下,是生活必需用电,电价最低,120至300千瓦时,电价是一个档次,这个幅度内的电价与发电平均成本持平。然后是300千瓦时以上,电价最高。日本从1974年开始实行阶梯电价。日本居民电费中包括基本电费、燃料费调整额、促进太阳能发电附加费等项目。
    (三)法国
    法国也是实行阶梯电价,有基本电价额度,这个幅度内是普通家庭的最基本生活,第二阶段为用电高峰时段,也就是早上6点至晚上10点时间的电量,价格比基本用电量高一些,其余时间是非高峰时间,第三个幅度是年度高峰时段。法国电价单上,会列出该地区的标准电价,计费电费的方式有阶梯电价表格,也分季节和每日时段。法国用三种颜色表示不同时段,比如红色为用电高峰,也包括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日子,大概22天。白色表示次高峰,大约43天,其它300天是蓝色表示,包括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
    (四)韩国
    韩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差别电价制,居民电价按季节、按时间实施差别付费制。每天分为若干时间段,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电价不同。同时,根据居民电力消耗量的不同,电价标准也不一样。
    韩国实行阶梯电价,每100千万一个跨度,有6档,在1千瓦至100千瓦区间,每千瓦电价是50多韩元,超过500千万时,需要支付超过的部分。这样阶梯电价让韩国人养成了随时拔掉插座的好习惯。另外,韩国政府对困难家庭有用电补贴措施。
    (五)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实行阶梯电价,每月少于400千瓦时,每月超过400千瓦时两档,少于400千瓦时以下,0至200千瓦时和200至400千瓦时两个收费标准。在马来西亚,主要是以煤和天然气发电,在燃料价格较高是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六)中国香港
    香港中华电力把电价分成四类,对居民住宅用电,实行电价随用电量增加而分段增加的办法,也就是阶梯式递增收费法。
   

盘点世界实行阶梯电价的国家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