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权信用首次降级对中国的影响可能有哪些(财经短评)
文/龚蕾
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当地时间5日晚声明,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
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两个基本概念: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评判。主权信用评级,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主权信用评级一般从高到低分为AAA,AA,A,BBB,BB,B,CCC,CC,C。AA级至CCC级可用+号和-号,分别表示强弱。目前涉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的主要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普和穆迪。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或次债危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2006年春季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暴跌,众多企业倒闭。次贷危机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的负面影响目前仍未消除。
美国主权信用首次降级,对中国的影响可能有哪些?
可能一,评级的下调使我国外汇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作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我国可对美国发行债券提出要求。
可能二,评级的下调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不可预料的动荡。美元作为最重要国际货币受到冲击,可能会与欧洲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进一步重挫投资者信心。全球股市市值已蒸发约2.5万亿美元,投资者纷纷出逃股市,一些市场观察家认为,市场上已出现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危机。纽约股市4日出现近年罕见暴跌。“疯狂”、“缴械”、“抛售”、“走投无路”、“手足无措”,是业内人士口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从股市到油市,从现货到期货,无论哪个市场、哪家公司、哪个交易员,除了抛售还是抛售。
可能三,美元汇率如果大跌,可能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给其他经济体造成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可能四,目前种种现象,有点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状况。昨天似曾相识的一幕,让许多人联想起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股市及经济受害不浅。
可能五,大规模裁员。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的影响,从金融业到电信领域,全球近期掀起了大规模的裁员潮。
可能六,央行在货币政策措辞上的新变化值得关注。预计7月CPI增速将会达到6.3%至6.5%,8月份央行仍然有较大的加息动力。虽然6月份国内处于高通胀,但政策的前瞻性或意味着货币紧缩到了结束的时候。在全球都要放松流动性的背景下,中国继续实施紧缩的难度和可能性都不高,结果也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国内货币政策的拐点可能很快将来临。
标准普尔表示,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国债务状况堪忧,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二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法案效力不够,三是标普对美国国会未来应对类似问题能力的信心受挫。
全球债主都被坑中国将损失惨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