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四学生几种现象(教育关注)
文/龚蕾
一、大四课堂空空无几人
“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这是当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逃离课堂的大四学生去了哪?除了奔赴招聘会和实习单位,越来越多的大四学生选择了呆在自习室里埋头苦读。可以说,日渐庞大的“考研族”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学生提前备战,有些学生甚至提前两年就开始做考研准备。
许多高校的大四课堂空空无几人,多数忙着考研究生,还有就是忙着备考出国留学,求职忙面试等。
二、名校热门专业一拥而上
无论是留学深造,还是考研考博,很多大四学生选择名校热门专业,一拥而上。
虽然说名校的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多数的名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所以,很多的大四学生就盯着名校的热门专业考研考博。虽然说,进入名校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是,毕竟绝大多数的大四学生仍然会选择名校,无论是出国留学或是考研考博。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学生的名校情结吧。
三、考研出国随大流功利化
如果问及大四的学生为什么要考研考博出国留学,原因很多,有说缓解就业压力、有的为了提升学科知识,多数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一些企业公司和社会部门、包括公务员考试中的部分岗位在选用人才时非研究生不录,一些行政部门在考核评估工作人员时,对学历的要求很高很严,因此考研也是一个新的“敲门砖”。
考研大军中,真正想静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学生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是随大流功利化,并没有职业规划或想法,只是看到同学们都报名考研,就跟着一起喽。
四、考研备考成本越来越高
考研上辅导班、买辅导材料、租房等考验成本越来越高,考研经济也成了继高考之后的第二大考试经济,备考研究生或是备考出国留学,成本基本上都在万元以上。考研资料或是相应的辅导班费用都是不少,如果考不上,钱都打水漂了。即便这样,绝大多数的大四考生仍然选择备考研究生或是出国深造。
五、不顾房价仍然选择北上广
无论房价多高,依然不能阻止大四学生朋友们选择北上广,挤破脑袋也要到北上广,或是欧美澳洲留学。多数的年轻朋友们依然会选择大城市来报考,为什么呢?或许就是觉得大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笔者曾经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从内蒙古考入西部某一般大学,大二时就开始准备备考硕士研究生,每年暑假到北京租房子上考研班,北大、清华、人大都呆过,混进图书馆上自习,后来了解到,她大四毕业两三年后仍然在北京租住房子考研究生,她家里有一个妹妹,她说,自己如果可以考进北京,还可以把妹妹带到北京发展。
六、为了出国放弃国内工作
笔者发现,有朋友从名校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不满足国内的工作,选择留学美国澳洲读博,而放弃国内不错的工作。这样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是少数,读了硕士,发现国内的硕士也很多,于是选择继续考博或是深造。出国留学成了年轻人的选择,出国留学,为了出国放弃国内不错的工作。出国后,家长们为了孩子选择在国外给孩子买房子陪读,之后和孩子一起移民。
不知道笔者小结的大四学生的几种现象和您了解的是不是一样,欢迎朋友们闲暇聊天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