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利外语口语可以速成吗(女学第424课)

(2011-06-03 07:11:01)
标签:

少儿

美国

外语

知识面

口语

杂谈

分类: 发现幸福

流利外语口语可以速成吗(女学第424课)
原创/龚蕾

    笔者周围有很多朋友想拥有一口流利的外语,有朋友问,外语口语可以速成吗?笔者不是资深专家,愿意把个人的一点心得写下来与朋友们分享交流。
    1、流利外语口语其实不难
    有一口流利的外语,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如果您是上初中时开始学习的外语,那么大概两年后就可以流利朗读。如果您是3、4岁就开始学习外语了,那么上小学后就可以流利朗读。请注意:笔者说的是“朗读”而不是“自如”。想要达到自由交流的程度,那么您必须拥有知识面,这个知识面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多读书用外语思维,这个知识面的积累,或者说是外语思维的锻炼要持续到您上大学甚或是硕士阶段以后。
    2、知识面积累就是泛读快读
    笔者说的知识面不是说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或者是您工作的岗位知识或技能,而是各个学科的知识面,多读书,各个方面都要读,泛读快读,像海绵吸水那样多读快读,比如经济、政治、哲学、文学、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化学、物理、科普、医学、工程等等,不论是您喜欢的领域,或是不怎么感兴趣的领域,各种好的书籍都要读。如果您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那么这个知识面的积累最快也可能要到高中,甚或是大学阶段。
    3、工作以后还可能练就熟练口语吗
    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小电台做主持人,由于工作的需要,非常急迫想速成一口流利的英文,参加了各种口语培训班,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之后决定到美国留学一年,边攻读硕士学位边速成流利的外语口语。他觉得,既然是学习外语,那么国内没有很好的交流环境,到了美国可能会速成,一年的留学生活并没有达到他所预期,相反,适应国外的留学生活方面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留学时间。一年的留学时间的确很快,适应了生活认识了外国朋友后,也就回国了。回来后,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调到外语组做英文主持人。
    笔者认为,如果您在上大学之前,仍然没有积累起比较好的口语基础,那么工作以后练就流利外语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外语口语的学习,笔者打一个比喻,就像是煲汤,打开炉盘,调到大火,很容易把汤烧焦,当然,如果您调到小火,又不容易开锅。必须用中火慢慢熬慢慢炖,这是需要一个过程。打好初级基础阶段一般在2-5年。
    4、听音乐可以有助于流利口语
    中文的语调频率通常在1500赫兹,而英语的频率多半是在2000赫兹以上,有些音乐,比如莫扎特的音乐中有较多这样的高频率,会让耳蜗中的听觉细胞受到刺激,增强耳朵对频率的敏感度,您可以感觉到,当口语的速度达到每秒钟六个字以上时,这时大脑就会忘掉中文。所以,很多妈妈们在胎教时,就采用了听音乐的方法,笔者觉得是积极的。
    如果您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练习过一种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或是舞蹈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特长,那么,对于上学后学习外语是积极的。
    5、单词量的积累
    笔者说的单词量,并不是指您拿着字典死记硬背的单词数量,而是您在外语思维交流时脱口而出的单词量。拿英语为例,一个单词可能有很多种意思或是用法,在每一种场合和句型,您都要学会这个单词的用法,并且熟练不加思索。
    单词量如何积累,这个确实没有捷径,人的大脑不是笔记本,笔记本只要存储就可以了。如何积累更有效,有一些专家总结了词根词缀什么简单的记忆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您是采取什么方法,比如有朋友用随身小笔记本,有的朋友喜欢阅读中记忆,或是蜻蜓点水,或是旁敲侧击,怎么样的方法只要适合您的就是好方法。这个积累需要时间,更需要不断重复,也许一个单词记住了,过了一阵子又忘了,就再熟悉巩固,别无捷径。
    6、语法的学习
    有的家长咨询电话中说,自己的孩子参加了培训班,老师会把语法作为重点让孩子来学习。笔者认为,语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作为重点或许更有效。语法贯穿到语言运用中,不要死记硬背。如果把单词量比喻成鱼的肉,那么语法就犹如鱼骨。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不要让枯燥的语法学习影响到学习语言的兴趣。
    7、如果您的目标是同传
    笔者觉得,如果您的外语口语想到达一定的水平,那么,首先从小您就喜欢外语,入门比较早。第二,喜欢读书,涉猎广泛。第三,持久的兴趣与勤奋。第四,不中断的持续的练习,这个阶段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或是20年。
    如果您的年龄比较小,暂时可以用好的记忆来背诵短文,但这种记忆是短暂记忆而不是长久记忆。大学或工作后,想要达到像外国人一样流利外语,速成或是捷径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外语思维的打造不可能是一年两年的事。(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一点体会,欢迎交流互相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